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学校所属 > 正文

高邮文化毕业证样本及介绍

|高邮文化毕业证样本及介绍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邮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和2242年建城史、2220年建县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为帝尧故里、尧文化的发祥地,是江淮文明、邮文化的重要区域。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代表江淮地区东部史前龙虬文化的龙虬庄遗址,表明七千多年前境内便有人类的璀璨文明。。。。高邮有独特的龙虬文化、高邮文化、邮文化、古文化、水文化、汉文化、尧文化。

高邮文化世界遗产

 

高邮境内世界遗产2处:京杭大运河(高邮段)、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菱塘清真寺申报世界遗产中)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使高邮成为世界遗产城市[2](高邮是大运河沿线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存的城市,在大运河沿线58处遗产点中,高邮有3处,其中盂城驿、高邮明清运河故道是高邮独有的,淮扬运河主线纵贯高邮南北共43.6公里。这三处遗产包含了从车逻到界首运河沿线几乎所有文化遗产。南门大街、镇国寺、平津堰、御码头、马棚湾铁牛、耿庙石柱、杨家坞、万家塘、车逻坝、界首大码头都在其中。)

2015年7月高邮菱塘清真寺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的遗产点

高邮文化文物保护单位

 

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54处,复查文物点49处,新发现文物点205处,登记合并普查文物点26处,普查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居扬州县(市)之首。重新公布高邮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盂城驿、龙虬庄遗址、高邮当铺、高邮明清运河故道、镇国寺塔、平津堰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周邶墩遗址、净土寺塔、华中雪枫大学旧址、文游台、天山汉墓、高邮城墙及高邮奎楼(北门瓮城遗址)、菱塘清真寺、临泽兴隆当典、高邮临泽任氏宅、高邮侵华日军投降处旧址。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3处

高邮文化历史文化街区

 

高邮同时拥有南门大街、北门大街、城中历史街区三大历史文化街区,这在全国尚不多见,属于城市中重要的历史廊道,高邮拥有如此完整的古城文脉和格局令人惊叹。

高邮城南历史文化街区(南门大街)曾是明清时期高邮城最繁华历史街区。梁宝富身临其境,目睹了盂城驿的古老沧桑,与年代久远的老宅外墙擦肩而过

高邮城中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焦家巷、百岁巷一带,过去为官宦人家府第,仍随处可见各种砖雕门楼;

高邮城北历史文化街区在北门大街、复兴西路、人民路一带,曾是高邮城北门外繁华的历史商业街区。

高邮文化非文遗产名录

 

高邮历史悠久,文艺底蕴深厚,拥有一批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成立了高邮市非遗保护中心,指导全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申报、保护等工作。公布了《高邮市非遗保护名录》,出版了《高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成果汇编》。成立了高邮民歌(里下河民歌)传习所。国家级非遗项目高邮民歌先后多次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国农民艺术节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高邮民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邮董糖制作技艺、界首茶干制作技艺、卸甲肩担木偶戏、送亲奶奶、临泽高跷、高邮咸鸭蛋制作技艺、菱塘回回习俗等7个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卸甲民谣、高邮八景的传说、神居山传说、临泽狮盘犼舞等8个

高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横泾原生态民歌等27个

高邮文化高邮文化概况

 

高邮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古文化、邮文化、水文化等,文化脉系遗存丰富。曾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民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集邮之乡、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首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少儿二胡之乡、江苏省诗词之乡等称号。

高邮历史悠久,文化昌盛,自秦王蠃政筑高台置邮亭而得名,迄今已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2200多年的建城史。留下了史前文化的龙虬文化,春秋晚期吴王夫差修筑的古邗沟,西汉时期的天山汉墓,唐镇国寺塔、宋文游台、明盂城驿、清当铺、王氏纪念馆、运河驿道、南门大街等文物保护单位96处(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10处)

高邮文化文艺创作

 

徐平羽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

殷旭明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

高邮市作家姚正安的散文集《一种生活》荣获冰心散文奖

文艺创作成绩喜人,每年高邮文艺工作者在省级以上发表出版展演各类文艺作品达500多篇(幅、首)。大型历史扬剧《淮海悲歌》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剧本奖”银奖;大型古装扬剧《生死迷账》、《马前泼水》获省扬剧节八项大奖;扬剧《爱在天地间》、器乐合奏《高邮畅想曲》获得扬州市五个一工程奖;《高邮之歌》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有2人三次入选中国最高书法奖——兰亭奖。

高邮文化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呈现新亮点。承办中国邮文化节、双黄鸭蛋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举办艺术节、读书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群众歌咏大会等群众文化活动。以“珠湖之波”赛歌会、“周末大舞台”、“秦邮文化讲坛”等品牌文化活动,带动城乡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指导全市业余文化团队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文化活动有特色、有创新、群众参与性强。

节庆文化活动影响深远,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高邮“邮”文化的历史底蕴,成功举办7届中国邮文化节;以秦邮“双黄鸭蛋”地方特色,成功举办11届中国双黄鸭蛋节;以“珠湖之波”赛歌会、新年音乐会、周末大舞台、千人广场舞蹈大赛为代表的一系列品牌群文活动的开展,调动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实现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各类民间业余文化团体蓬勃兴起,我市登记并正常开展活动的业余文艺团队有160支,人数达万人。

高邮文化文化人物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培育了宋代词人秦少游、清代训诂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现代古生物学家孙云铸和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等众多人杰

 

类别 人物
文学界 秦少游、汪曾祺、孙觉、王磐、张綖、王念孙、王引之、姚正安
军政界 吴三桂、汪广洋、马俊、赵厚麟、徐平羽、姜恩柱、秦华孙、贾国维、王永吉、王安国、张士诚、陈刚、王荣平
影视界 秦怡、方军亮、朱林森、夏咏
体坛(奥运)健将 朱俊、董吉敏、毛武扬
科学界 孙云铸、夏书章、乔登江、王绳祖、赵鸿基、孙志戎、孙恩麟
教育界 沈亦珍
革命烈士 葛耀山、张廷仁
其他 吴登云

秦观,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高邮人,称苏门四学士,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著名《鹊桥仙》。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徐平羽,原名王元健,又名白丁,曾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孙觉,字莘老,曾任苏州、扬州等地知州、任直集贤院,再为秘书省少监,谏议大夫,吏部侍郎,御史中丞。

汪广洋,字朝宗,汉族,江苏高邮人,元末进士。明初著名诗人。官至左丞相(明朝开国时)、右丞相。

王磐,称为南曲之冠。明代散曲作家、画家,亦通医学。

王永吉,字修之,号铁山,明朝大臣。明天启间进士,官至蓟辽总督。

王念孙,字怀祖,王引之之父。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陕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山东运河道、直隶永定河道。王念孙平生笃守经训,个性正直,好古精审,剖析入微,为世人所重,誉为一代宗师

贾国维,字奠坤,一字千仞,号毅安。殿试中探花。康熙南巡,随帝入都。“内廷供奉,上书房行走”。

王引之,字伯申,号曼卿,是王念孙长子,清代著名学者。

王安国,字书城,号春圃,王念孙之父。雍正二年以殿试一甲二名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广东学政,左都御史兼领广东巡抚、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

孙云铸,字铁仙,是我国古生物学奠基人、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孙云铸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被选为国际古生物协会副主席。

姜恩柱,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原主任。

秦怡,祖籍江苏高邮,中国著名电影、话剧、电视剧女演员、艺术家。获得金鸡百花终生成就奖。

夏书章,行政学家,中国当代行政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mpa之父。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第一次在亚洲颁发“国际公共管理杰出贡献奖“。。。。所属地区

江苏省、高邮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