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滨江新城|毕业证|长什么样毕业证样本{模板}图片、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规划总用地。规划总用地
9.16平方公里
规划总面积
916.1公顷。。打造生态、宜居滨江新城,是我市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新一轮扬中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城区 “南进、西延、北拓”的发展方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有序扩张,城市向南拓展将成为我市城市建设的主阵地。泰州大桥如期建设,将改变扬中千年孤岛的历史,扬中也将由一个交通边缘化城市变为区域节点城市;扬中深水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将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园博园的开发建设,将使我市的城市形象再上一个新台阶。如何科学规划好滨江新城的建设,把滨江新城建设成为城市的亮点和窗口,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滨江新城效果图
滨江新城将利用泰州江长公路大桥、扬中三桥、湿地公园、园博园的建设等内、外部有利发展机遇,通过新老城区联动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城市南部经济发展和整体形象提升,建设集休闲娱乐、商贸、商务、酒店、会展、产业研发、高档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滨江新城[1]。
扬中滨江新城规划原则
1、与《扬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相协调原则。《扬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是对扬中市发展与建设的战略部署与总体安排,而滨江新城是老城拓展的主要方向,其布局应符合扬中市城市总体发展需要。从扬中市现状的城市化水平(55%)看,扬中市已进入一个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城市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与之相应地,居住用地的大面积拓展是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
2、整合为主,整合规划,整合项目,整合用地。整合地块内近年来已批、在编的各类用地规划和专项规划成果,以已有规划为依据,充分贯彻上位规划的设计意图,并加以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完成“一张图”的规划管理。对在建项目、已批未建项目、已有意向项目进行整合,原则上尊重已有规划及已批租项目,但与本地块重大功能有明显冲突的部分则予以调整。结合环境设计和交通规划,注重土地的峰值效应,做到在环境和商业地域的有机结合,在交通和空间上有序分离,追求最大的新城开发效益;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自然水系及生态绿地和谐融入规划,创造宜人的商业及居住环境。
3、强调落实,落实“五线”,落实配套。对道路红线、绿地绿线、河道蓝线、市政黄线和橙线进行详细划定。对社区配套设施、基层绿地和交通市政设施进行落实安排。
4、按市场规律经营城市原则。在规划的过程中不应单纯追求平面构图,而是充分考虑区域价值来确定地块的性质与开发强度。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合理地将显化的价值配置于各项建设,形成良性的城市增长机制,进而提高城市效率,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建设水平的提高。
5、规划延续性与实施可操作性结合原则。扬中市城区已有许多规划,部分已在实施之中,后续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既有规划及建设的现实,保持规划连续性。规划的实施受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政府的控制和引导、人们思想观念的演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时间过程,规划在适度超前的同时也应注意可操作性。
6、基础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原则。基础设施是滨江新城开发的基础,社会服务配套设施是滨江新城建设的保障,两者共同构成了滨江新城的支撑体系。同时,由于滨江新城紧邻老城,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老城已有的基础服务设施,避免重复建设,节省滨江新城先期开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