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毕业证原版|样本|如何找绝对真实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各个大学,六盘水毕业证原版|样本|如何找绝对真实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样本图片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金色妥乐。。别 名
中国凉都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
下辖地区
1个区、1个特区、1个县级市、1个县
政府驻地
钟山区
电话区号
0858
邮政区码
553000
地理位置
贵州省西部乌蒙山区。方 言
西南官话-贵州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哒啦仙谷、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等
机 场
六盘水月照机场[6]
火车站
六盘水站、六盘水南编组站
车牌代码
贵b
市 花
映山红
市 树
银杏树。。目录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质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4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5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6政治体制
7经济概况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8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教育事业
▪旅游事业
▪生态文明
▪基础设施
▪其他事业
9交运邮电
10民族文化
▪民族风俗
▪民间音乐
▪民间舞蹈
▪民间戏曲
▪文化遗产
▪文物单位
11饮食文化
12风景名胜
▪旅游概况
▪著名景点
13著名人物
14获得荣誉
15交流城市
六盘水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地。
战国时期,为夜郎国地。
秦统一中国后,属马郡汉阳县地。
郊区风光
汉代,分属牂牁郡夜郎县、宛温县、平夷县、犍为郡汉阳县、鄢县。
三国时,分属“南中”的牂牁郡平夷县、兴古郡宛温县,魏仍分属平夷县、宛温县;晋为平夷县、宛温县地;隋为爨氏所有,未入职方。
唐代,隶汤望州、盘州。
宋代,为罗殿国、罗氏鬼国、于矢部地。
元代,分属普安路、普定路、八番顺元宣慰司。
明代,分属普安府(州、卫)、西堡长官司、贵州(水西)宣慰司。
清代,置水城厅、普安州(厅)、郎岱厅。
民国时期,置水城县、盘县、郎岱县。
解放初期,建制未变。
郊区风光
1964年,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经过调查对比,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名由此而得。接着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后改特区)作为煤炭基地相继成立。
1966年,中央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指挥部。
1967年10月,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成立,六盘水开始成为一个政区,下辖三个特区。
1970年12月分隶安顺地区、兴义地区、毕节地区的郎岱县、盘县、水城县分别与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合并,合并后仍称特区,隶属六盘水地区。
1978年12月,地区改为省辖市,市革命委员会驻水城特区。
198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消水城特区,分设钟山区、水城县。市人民政府驻钟山区。
1999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消盘县特区,设立盘县,以原盘县特区行政区域为盘县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红果镇。至此,六盘水市辖一特区两县一区,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8]
2017年11月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签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钟山区凤凰街道石龙村、石桥社区、双龙社区划归水城县双水街道管辖的批复》(黔府函〔2017〕222号),批复:同意将钟山区凤凰街道石龙村、石桥社区、双龙社区划归水城县双水街道管辖。[9]
六盘水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六盘水市共辖4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个县、1个特区,分别是钟山区、盘州市、水城县、六枝特区。[10]还设有钟山、红果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六盘水市人民政府驻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11]
区、县名称 | 下辖乡、镇数据 | 邮政编码 | 政府驻地 | 国土面积 |
钟山区 | 12个乡镇办 | 553000 | 凤凰街道 | 478.84平方公里 |
六枝特区 | 18个乡镇办 | 553400 | 九龙街道 | 1792平方公里 |
盘州市 | 27个乡镇办 | 553500 | 亦资街道 | 4056平方公里 |
水城县 | 30个乡镇办 | 553600 | 双水街道 | 3589.1平方公里 |
备注:盘州市为六盘水代管,以上资料来源于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官网[11] |
六盘水地理环境
六盘水位置境域
六盘水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原一、二级台地斜坡上,地跨北纬25°19’44"至26°55’33"、东经104°18’20"至105°42’50",处于滇、黔两省,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约为300-500公里。总面积996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3%。市境东邻安顺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云南省曲靖市,北毗毕节市。[12]
六盘水地质
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山地灌木丛草甸土类、石灰土土类、紫色土土类、水稻土土类、潮土土类、沼泽土土类8种,分为24个亚类,74个土属,141个土种。土壤面积933.0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74%。黄壤是境内地带性土类,面积422.3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0.62%。市境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位于扬子准地台(i级构造)上扬子台褶带(ii级构造)的威宁至水城迭陷断褶束、黔西南迭陷褶断束以及黔中早古拱褶断束和黔南古陷褶断束的极西边缘。[12]
六盘水地形地貌
六盘水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中部因北盘江的强烈切割侵蚀,起伏剧烈。一般地区海拔在1400至1900米之间。地面最高点在钟山区大湾镇,海拔2845.7米;最低点在六枝特区毛口乡北盘江河谷,海拔586米。相对高差2259.7米。地貌景观以山地、丘陵为主,还有盆地、山原、高原、台地等地貌类型。[12]
六盘水气候
市境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均温13至14℃,1月均温3至6.3℃,7月均温19.8至22℃。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无霜期200至300天。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全市总水量约142.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体平均年流量64亿立方米,地下水体年平均流量52.68亿立方米表水体(不计界河水)25.5亿立方米。[12]
表:市中心区分月多年平均气象要素 |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月平均气温 | 3.1 | 4.8 | 9.4 | 13.6 | 16.5 | 18.3 | 19.8 | 19.2 | 16.6 | 13.0 | 8.8 | 4.9 | ||||||||||||||||||||||||||||||||||||||||||||||||||||
月平均最高气温 | 7.4 | 9.2 | 15.1 | 19.4 | 21.5 | 22.6 | 24.4 | 24.3 | 21.3 | 17.2 | 13.1 | 9.5 | ||||||||||||||||||||||||||||||||||||||||||||||||||||
月平均最低气温 | 0.3 | 1.6 | 5.3 | 9.4 | 12.8 | 15.1 | 16.6 | 15.7 | 13.5 | 10.2 | 5.8 | 1.8 | ||||||||||||||||||||||||||||||||||||||||||||||||||||
月平均日照时数 | 85.0 | 89.3 | 142.5 | 157.5 | 143.9 | 117.6 | 162.0 | 168.4 | 122.2 | 94.5 | 94.3 | 95.1 | ||||||||||||||||||||||||||||||||||||||||||||||||||||
(参考资料来源:[13]) |
六盘水水文
六盘水市地处长江、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大致以滇黔铁路为分水岭线,以北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以南属珠江水系。乌江水系在市境以三岔河为干流,地处北部地区,包括水城县、六枝特区及钟山区的部分地区。珠江水系以北盘江为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市腹部,南盘江支流分布在南部边缘。
全市长10公里以上或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71条,其中乌江水系14条,珠江水系57条。按流域面积划分:10~50平方公里的河流24条,51~100平方公里的19条,101~500平方公里的19条,501~1000平方公里的3条,1001平方公里以上的6条。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167公里。境内河流除几条干流外,多属雨源性河流,源匮流短,枯水季节常出现断流。[14]
六盘水自然资源
六盘水矿产资源
六盘水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有煤、铁、铅、锌、铜、锑、镍、铀、钻、银、硫铁矿、硅砂、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萤石、方解石、冰洲石、重晶石、海泡石(石棉)、锗、镉、镓、铟、铱、镧、砷、水晶、油页石、石膏、水泥配料黏土等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煤、铁、铅、锌、铀、镍、银、锗、镉、镓、铟、硫铁矿、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石膏等,其中以煤、铁、铅、锌储量为多。煤储量居全省之首。六盘水煤田可靠储量711亿吨(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64亿吨(普、详、精查),垂深1000米以内可靠储量413亿吨,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市境因此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誉。[15]
六盘水水资源
金色妥乐
六盘水境内水资源主要源于天然降水。199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61亿立方米,重复主算量22.61亿立方米,总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转化频繁。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化学类型简单,以低矿化度重碳酸盐类淡水为主,除局部轻度污染外,大部分地区水质良好,适合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过境客水主要为北盘江及三岔河干流客水。北盘江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23.5亿立方米,三岔河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13亿立方米,总量36.5亿立方米。由于河流切割深,农田灌溉难于利用。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6.65万千瓦,平均每平力公里土地拥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66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70.68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59.84%。[15]
六盘水植物资源
坡上草原风光
六盘水市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按用途分为牧草类、药用类、果类及其他类4个类型。牧草类植物有40科192属514个种。药用植物略计700余种,主要品种195种。野生果类有刺梨、猕猴桃、棠梨、山楂、樱桃、葡萄、批把、杨梅、草莓等。其他有用野生植物有毛栗、毛脉山栎、青冈子、蕨类、火棘、野生茶树、苦酊茶、八角、花椒、棕榈等。市境乔木树种及竹种223个,分属62种、140属。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秃松,二级保护树种伞花木、香果树、银杏、杜仲、十齿花、光叶珙桐、鹅掌楸、红豆杉、野茶树,三级保护树种银雀(瘿椒树)、黄杉、西康玉兰、三尖杉、檫木、厚朴、清香木、木荷等;有省、市珍稀树种木棉、紫树、复叶栾树、黄连木、香楠、毛黑壳楠、山桐子、黄牛奶树、火绳树、贵州紫薇、红花油茶、灯台树等。具观赏价值的树种有滇杨、杜鹃、大官杨、沙兰杨、水杉、垂柳、法桐、女贞、枫杨、冬青、雪松、玉兰、木槿、龙柏、凤尾柏、木芙蓉、郁李、桂花、夹竹桃、山茶、罗汉松等。粮食作物有玉米、稻、马铃薯、麦、大豆、荞等。玉米产量居全市大田作物之首,队以稻产为大宗。经济作物有油菜、烟草、花生、茶、麻类、棉、糖料、蚕桑、芝麻及其他油料作物。所产水果分属12科22属计30余种。[15]
六盘水动物资源
明湖公园
六盘水市的动物。鱼类有35个品种,分属4目8科。其中本地鱼21个品种,分属4目7科;省外和国外引进品种14个,分属3科。两栖类动物共18种,分属有尾和无尾2目7科。其中大鲵(娃娃鱼)属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贵州疣螈、蓝尾蝾螈为稀有品种。爬行类动物分属龟鳖目、蜥蜴目、蛇目,有8科33种。野生鸟类品种繁多,数量不明,常见50余种,分属13目21科。稀有珍禽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鹳、白冠长尾雉;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三级保护动物鸢、苍鹰、鹊鹞等。哺乳类野生动物有52种,分属8目23科。其中珍稀种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野生华南虎现已绝迹)、黑叶猴、金钱豹(市内未发现)、云豹、斑羚、苏门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穿山甲、林麝;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西南黑熊、大灵猫、小灵猫、豹猫。[15]
六盘水人口民族
六盘水人口
2016年,六盘水年末常住总人口290.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3.14‰,比上年上升0.7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13‰,比上年上升0.56个千分点。[16]
六盘水民族
2016年,六盘水少数民族人口89.27万人。全市共有少数民族44个。1万人以上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水族、7个民族。[16]
六盘水政治体制
书 记: 王 忠
副书记: 李 刚 魏雄军
常 委: 付昭祥 张志祥 付国祥
尹华亮 郑建国 蔡光辉
刘 睿 侯美传 车 民
秘书长: 郑建国[17]
六盘水经济概况
六盘水综述
城市风光
2016年,六盘水市生产总值为131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5.49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60亿元,增长10.9%,其中工业增加值563.42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28.21亿元,增长14.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6%,金融业增长20%,营利性服务业增长44.4%。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325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6%、50.2%和40.2%。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0.1和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
2016年全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69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税收收入94.81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科学技术、教育、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支出增速相对较快,分别增长45.8%、11.9%、94.1%。
201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73元,比上年增长9.2%。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30元,比上年增长9.4%。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建筑面积)36.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2.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5]
六盘水第一产业
市区风光
2016年全年,六盘水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1.40亿元,比2015年增长6.3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82.25元,增长7.4 %;林业增加值9.14 亿元,增长7.2 %;畜牧业增加值33.65亿元,增长3.4 %;渔业增加值0.46亿元,增长7.0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91亿元,增长6.3%。
2016年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7.8万公顷(267万亩),下降1.1%;油料种植面积1.09万公顷(16.35万亩),增长10.1%;蔬菜种植面积2.99万公顷(44.85万亩),增长12.8%;年末果园面积1.39万公顷(10.84万亩),增长7.8%。全年粮食总产量77.12万吨,比上年下降4.6 %;油料作物产量1.39万吨,比上年增长6.1%;蔬菜、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产量较快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9.2%、12.1%和10.6%。猪出栏数比上年下降7.0%,牛、羊出栏数分别比上年增长21.1%和2.1%;肉类总产量11.8万吨,比上年下降3.8%;禽蛋产量比上年增长2.5%。
2016年末,全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99万亩,比上年下降12.0%。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86万千瓦,较上年增加0.5万千瓦;实现机耕面积130万亩,比上年增长8.3%。[5]
六盘水第二产业
2016年,六盘水市4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5.08亿元,增长52.2%;重工业增加值501.77亿元,增长9.4%。轻、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2:97.08,轻工业占比较上年上升1.4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四大传统行业实现增加值422.8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1.8%。
2016年全年,全市新建投产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企业(不含成长性企业)73户。按所有制划分,非公有控股工业企业70户,占新建投产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企业的比重98.89%。按三大门类划分,采矿业9户,制造业55户,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9户。
2016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实现利润总额25.9亿元,增长54.2%;实现利税总额72.4亿元,增长23.5%。辖区内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45户,比上年增长1.4%;全年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9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4%。资质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44.4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8%;房屋竣工面积112.23万平方米,增长14.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9.23万平方米,增长34.1%。[5]
六盘水第三产业
2016年全年,六盘水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5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26.09亿元,同比下降2.0%;第二产业投资347.66亿元,比上年增长5.1%;第三产业投资884.03亿元,比上年增长35.4%。
2016年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68.37亿元,同比下降11.0%。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40.98亿元,同比下降7.9%;办公楼投资2.36亿元,同比增长10.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0.16亿元,同比下降9.9%。
2016年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4%,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1%。按消费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增长10.4%,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3.7%;住宿业零售额额增长21.1%,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1.8%。
2016年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八大类商品及服务呈“6升2降”态势。食品烟酒、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上涨4.4%、1.8%、0.9%、0.4%、4.7%、1.9%;衣着、交通和通信分别下降3.2%、0.6%。
2016年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6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9.9%。其中,进口总额1.82亿美元,下降21.5%;出口总额0.87亿美元,下降42.7%。
2016年全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3.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6%。全年招商引资项目386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90.13亿元,比上年增长6.5%。
201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07.75亿元,比年初增加230.95亿元,同比增长23.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35.56亿元,比年初增加155.82亿元,同比增长20.0%。[5]
2016年全年,全市原保险保费收入202453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财产险收入90202万元,较上年增长9.5%。人身险112251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全市原保险赔付支出85787万元,比上年增长22.2%。[5]
六盘水社会事业
六盘水文化事业
至2013年年末,六盘水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乡镇文化站98个;艺术表演团体4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9%和97.6%,分别比上年提高1.2和1.0个百分点。[18]
至2016年年末,全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3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乡镇文化站及街道教科文化服务中心共93个;六盘水市广播综合覆盖人口为327.05万人,覆盖率为98.10%;电视综合覆盖人口为327.73万人,覆盖率为98.35%,分别比上年提高0.03和0.06个百分点。[5][19]
六盘水医疗卫生
2013年,六盘水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达1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新农合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224.26万人,农民参合率达98.7%。[18]
2016年,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229.55万人,农民参合率达99.25%。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667个。其中,医院100个,与上年持平;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与上年持平。全市卫生机构床位数17517万张,增长19.09%。卫生技术人员14257人,增长9.22%。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905人,增长8.88%;注册护士6258人,增长17.37%。[5]
六盘水社会保障
2016年,六盘水市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24万人,比上年增长2.6%。其中,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894人,比上年增加13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7%。
至2016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9.92万人,比上年增长4.17%,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29万人,比上年增长7.2%。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0.79万人,比上年增长0.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2.82万人,比上年下降35.15%;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30万人,比上年下降29.1%。[5]
六盘水教育事业
2014年,六盘水市有幼儿园282所,比2013年增加37所,其中教育部门办115所,增加17所。民办154所,增加21所。其他部门办13所,减少1所;幼儿在园(班)人数75792人,比2013年增加6064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班)率为75.3%;幼儿专任教师3013人,比2013年增加615人。有小学673所,比2013年减少43所,有小学教学点133个,比2013年减少26个;小学在校学生255335人,比2013年减少923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6%,辍学率为0.13%;小学专任教师13734人,比2013年减少335人。全市现有初中学校195所,比2013年增加3所;初中在校学生167977人,比2013年减少7059人,入学率105.53%,辍学率为1.24%;初中专任教师8966人,比2013年减少123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83.37%。有普通高中学校30所,比2013年减少2所;高中在校学生86299人,比2013年增加4884人;毛入学率达到78.48%,普通高中专任教师4568人,比2013年增加789人。有特殊教育学校3所,特殊教育在校学生431人,专任教师110人。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1所,教职工人数1157人,比2013年增加78人,其中专任教师910人,比2013年增加58人,中职在校生35300人,比2013年增加6063人。[20]
2016年,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5.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1.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04%,比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13903人,比上年增长23%。[5]
高等学院
学院名称 | 现任领导 | 创办时间 | 类别 | 地址 |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郁钟铭 | 1975年 | 公立大学 |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明湖路育才巷19号 | ||||||||||||||||||||||||||||||||||||||||||||||||||||||||||||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 李葆青 | 2002年 | 公立大学 |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西路345号 | ||||||||||||||||||||||||||||||||||||||||||||||||||||||||||||
备注∶统计截止时间2016年12月31日,高等学院参考资料来源:[21] |
六盘水旅游事业
2016年全年,六盘水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901.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2.1%。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90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2%;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082人次,增长14.3%。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24.65亿元,比上年增长68.9%。[5]
六盘水生态文明
2016年,六盘水市完成营造林51.75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66.42平方千米,治理水土流失58.24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48.5%、较2014年提高3个百分点。深入实施重点流域河长制,建成污水处理厂8个,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1.6%和88%。启动空气质量pm2.5监测并定期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全市空气质量api优良率保持在99.4%以上。加快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和循环化发展,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68%;煤矸石综合利用375.60万吨,利用率达73.31%;粉煤灰利用297.21万吨,利用率53.16%。突出节能减排和环境问题整治,列入国家级和省级的9个减排项目全部完成。查处环境违法案件66起,督促企业投入整治资金3.47亿元。[22]
六盘水基础设施
2016年,六盘水市完成国省道改造107公里、建成通村油(水泥)路5933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到98.5%;月照机场通达15个城市,盘州官山机场完成选址工作。建成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13座,实现每个县有1座以上中型水库目标,工程性缺水问题和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加快完善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建成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29座,新增线路7631公里,农村电网网改率达到100%。实现“乡乡通宽带”“村村通电话”,重点旅游景区、星级酒店wifi全覆盖。
2016年,六盘水建成内环快线、机场高速等城市主干道路,地下综合管廊、水城河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建成6个城市湿地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六枝至水城天然气支线管道建成投用,全面完成市中心城区天然气置换工程。实施市中心城区城市山体保护和景观提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61平方米。[23]
六盘水其他事业
环境保护
2016年,六盘水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污水处理率86.09%;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年优良率达96.4%;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1.06%。至2016年,完成营造林面积336.59万亩,治理石漠化301.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363.0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52.77%。创建省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村24个。大力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十二件环保实事”,建成19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6%和81.06%,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8.66%。[23]
安全生产
2016年,六盘水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十二五”期间平均数下降11.5%。其中,工矿商贸领域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十二五”期间平均数下降81.4%和8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74,较“十二五”期间平均数下降48.4%。
循环经济
2016年度,六盘水市资源产出率完成2598.43元/吨;能源产出率为5794元/吨标准煤;水资源产出率为191元/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5.0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62%;建设用地产出率为22138.91万元/平方千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0.82%;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为16.44%;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为72.5%;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为23.53%。单位gdp能耗较上年下降9.66%。[5]
六盘水交运邮电
2016年全年,六盘水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完成增加值10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14065公里,比上年末增长2.97%。
交通
国家高速公路有4条通过六盘水境,分别为沪昆高速(g60)六盘水境67公里、都香高速(g7611)六盘水境154公里、杭瑞高速(g56)六盘水境64.5公里、纳兴高速(g7612)六盘水境65公里。省级高速公路有4条,分别为昭通至安龙(s77),六盘水至赫章高速25公里,盘县至宣威高速22公里,机场高速20公里。六盘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50公里以上,距省会贵阳250公里,重庆610公里,成都700公里,南宁700公里,昆明310公里,缩短了与周边省会城市的运输距离,节约了运输成本。
六盘水市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起来的能源原材料城市,至2015年6月,境内有铁路440公里(铺轨里程740公里),其中贵昆铁路123公里(双线电气化),内昆铁路23公
铁路枢纽[24]
里,水红铁路162公里,南昆铁路57公里,盘西铁路34公里,水大支线41公里,六盘水南编组站(近期货物总运量5162吨,远期6727万吨)。六盘水是贵州省铁路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是贵州连接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等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有沪昆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通过六盘水盘县境6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六盘水至安顺城际铁路98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拟建六盘水至威宁城际铁路、纳雍至六盘水铁路、六盘水至攀枝花铁路等项目。2016年,沪昆高铁境内段建成通车,安六城际铁路加快建设;建成高速公路6条,通车里程达到380公里,成为全省第二个县县通高速的市州。
至2015年6月,六盘水有通航里程150公里,其中四级航道27公里,五级航道30公里,有客货运船舶200余艘,年客渡运周转量100万人公里,货渡运周转量200万吨公里。出海通道以北盘江为主,下游连通北盘江龙头赛、红水河,沟通西江干线,是连接内陆与华南地区的重要水运通道。北盘江是西江干流的上游,是西南水运出海的中线通道,属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高等级航道两横一纵、两网十六线主通道之一,由于北盘江水电梯级开发形成的光照、马马崖、董箐电站闸坝碍航设施,按照《贵州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03-2020)》将逐渐建设过船设施,恢复出海航运。
2014年11月28日,六盘水月照机场正式通航。首飞航班贵阳—六盘水,机场首期开通的航班有六盘水—贵阳,每日两班;六盘水—重庆,每日1班。机场陆续开通北京往返六盘水、昆明经停六盘水往返上海、广州往返六盘水等航线。[25]
邮电
2016年全年,六盘水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0.77亿元,比上年增长68.2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8.47亿元,比上年增长70.7%;邮政业务总量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85%。互联网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继续较快增长,年末移动电话用户和互联网用户分别为279.33万户和30.63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8.7%和22.8%。[5]
六盘水民族文化
六盘水民族风俗
折溪傩戏
农历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六枝折溪乡的彝族同胞在村里演出傩戏,以祭神驱鬼。集神、鬼、人于一体的傩面具扮相生动,人物性格突出。每逢演出,观者踊跃,热闹异常。
采花洞
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滑石板村和邻村邻县数千苗族同胞聚集于村东侧的一个洞前,唱情歌,吹芦笙、直箫,边吹边歌,人头涌动。不少男女青年以这种方式谈情说爱,寻求对象,故名“采花洞”。
跳花节
农历二月十五水城县南开乡三口塘每年都要举行当地苗族(小花苗)同胞最喜庆的传统节日——“跳花坡”。届时成千上万苗族同胞聚集在此,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节日。这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民族节日之一。
彝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玉舍乡海坪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都要举行盛大的彝族“火把节”。所有活动均在篝火旁、月色中举行,所以又称为“晒月亮”。[26]
长角苗
在六枝特区和织金县交界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一支奇特的苗族支系——长角苗族。他们常年隐居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深山中,过着神秘而古老的部落生活,与外界绝少联系,至2014年仍相当完整地保存和延续着一种以长角头饰为象征的苗族文化传统。其独特之处在于,妇女头顶上戴有形似长角的大木梳,两角高于头顶两侧,角上绕有3-4公斤重的毛发。[27]
六盘水民间音乐
歌谣曲调
市境内的民族民间歌谣曲调抒情优美,感情朴实。有热情真挚、含蓄细腻的山歌情歌,如:仡佬族山歌、彝族山歌、苗族山歌、布依族山歌、水族山歌、汉族山歌等;有伴随红白喜事叙述民间习俗的酒令坐歌;有叙说传说历史的古歌以及轻松愉快的民间小调等。还有一些联曲体的民歌小调,如“宝玉哭灵歌”、“梁祝”等已呈现出戏剧曲调的雏形。
器乐及器乐曲调
六盘水各民族中,民间器乐主要有芦笙、唢呐、大筒箫、直箫、三眼箫、四眼箫、月琴、筒筒(二胡)、道琴、口弦、泡木筒、木叶、海螺、改装口琴等吹拉弹拨乐器,以及铜鼓、大鼓、花鼓、皮鼓、大钹、铙钹、大锣、锣、马锣、包包锣、铛铛、磐、铃、木鱼、师刀等打击摇摆乐器。各种器乐均有不同的组合谱子,在不同的场合演奏,较有特色和流行较广的有芦笙曲、唢呐谱、箫筒调、铜鼓谱等。[28]
六盘水民间舞蹈
六盘水民间舞蹈分布较广,并且种类繁多,样式不同、风格迥异。从舞蹈的作用和目的上分,大多为生活舞蹈,它是各居住民族为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通常包括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等。
习俗舞蹈
较有代表的有苗族的芦笙舞,彝族的唢呐花鼓舞、火把舞,布依族的铜鼓舞、撒麻舞、插秧舞等,以及世居民族间互有的酒令舞、盘歌舞、酒礼舞、板凳舞等和汉族的金钱棍舞、火龙舞、狮子舞、划旱船、花灯舞、扮象舞等等。
宗教、祭祀舞蹈
是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较有代表的有苗族的芦笙祭祀舞,彝族的唢呐花鼓舞、跳脚舞、海马舞、毕摩舞、板凳龙舞,仡佬族的祭祀舞,汉族的皮鼓舞、转场舞、师刀舞以及庆坛神社巫傩戏班表演的各类地(傩)戏舞、傩面舞、神舞、弥拉舞、端公舞、道师舞、师娘舞等。
社交舞蹈
市境较有代表性的社交舞蹈有彝族的搭体舞、铃铛舞,苗族的芦笙集体舞、布依族的竹筒舞等。
自娱舞蹈
市内较有代表性的自娱舞蹈有在各大工矿企业、厂区和城镇居民中跳的秧歌舞、交谊舞、威风锣鼓舞以及各类改编的集体舞、游行队列舞等。
体育舞蹈
六枝新窑一带“四印苗”支系民族跳的花棍舞,观赏性极强,为该市民间体育舞蹈的代表。[29]
六盘水民间戏曲
六盘水境内流传的民间戏剧、曲艺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地方长期流传的特有形式,如六枝特区境内的地戏,水城县、盘县境内的傩戏(端公戏),水城县彝族中盛行的盘歌说唱表演以及全市范围内均有流传的花灯等。另一类是外地传入的剧目曲种,如传入较早的文琴坐唱、唱道情、打道筒等,在六盘水已有较长的历史。[30]
篝火晚会[31] | 长角苗舞蹈[31] | 傩戏[32] |
采花[32] | 跳花节[32] | 篝火晚会[31] |
六盘水文化遗产
六盘水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中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六个民族为六盘水市的世居民族。在长远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创造和传承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截止2010年,该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共搜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200多条,已有六枝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盘县布依族盘歌、水城苗族芦笙舞(箐鸡舞)、盘县淤泥彝族山歌等4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盘县“老厂土法造纸”等24个项目列入省级名录,同时,该市公布了三批市级代表作名录73项和两批县级代表作名录101项。[33]
六盘水文物单位
洞穴进口
截至2009年,六盘水市共发现各类文物183处,其中旧石器遗址在数量上(7处)和考古学价值上都居全省首位,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如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被评为199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旧石器遗址之一。明代建筑保存数量亦较多,列贵州省前茅。在明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盘县普安州文庙一期维修工程已告竣工,该建筑完整保留了宋代“柱升起”工艺和承重斗拱的建筑风格。清代建筑既保留了中原传统,又创造性地吸收了地方民族文化,颇具特色,如盘县谢家祠堂六角亭、水城老城杨氏民居等。石刻年代较省内其他地区较早,其中六枝栏龙彝文石刻最为珍贵。盘县碧云洞摩崖石刻有24块之多,年代自明代中
城区夜景[34]
叶至清代晚期,这在贵州省是首屈一指的。市境内少数民族的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内涵丰富,面貌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民族学价值。从依法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六盘水市各类文物中被国务院和省、市、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8处。拟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7处,拟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建有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35]
六盘水饮食文化
六盘水饮食文化具有地域性强、品类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烹饪技艺灵活、肴馔制作独特、区域风格历史传承性和多元复合性等特点。主要名优小吃有:水城烙锅、水城羊肉粉、蒸蒸糕、郎岱酱、荷叶糯米鸡等等。[36]
六盘水风景名胜
六盘水旅游概况
坡上草原
六盘水最高海拔2845.7米,最低海拔586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拥有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野玉海、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盘县新民鱼龙化石群和妥乐古银杏、大洞竹海、坡上草原、阿勒河等众多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景观。“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380余平方公里,园内有世界“最大的天坑”;有世界上“最深的竖井”;有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天生桥”;有北盘江大峡谷;有地下溶洞;有高原佛光;有喀斯特地貌石林峰丛;也有远古鱼龙化石和古人类遗址等。同时,还有北盘江、牂牁江、阿志河、月亮河及众多的高山湿地。[36]
六盘水著名景点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是六盘水市第一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公园位于水城县境内,地处珠江水系上游,是贵州海拔最高的森林公园。公园距六盘水市区30km,交通便利,有水柏铁路和两水线可到达景区。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的前身为水城县玉舍国营林场,2001年被审批为省级森林公园,2003年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37]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西部,是新建的六盘水市西出口的地标性建筑,明湖湿地公园是贵州省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澄澈的湖水和西侧的自然山体相连,长达1.13公里的彩虹桥凌驾于澄澈的湖面之上,犹如一条飘舞的彩带。2013年10月8日,贵州省六盘水明湖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验收,正式为贵州省第一个获得正式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38]
六盘水境内的风景名胜区 | ||
六枝牂牁江风景名胜区 | 省级 |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 |
盘县古银杏风景名胜区 | 省级 |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特区 |
盘县大洞竹海风景名胜区 | 省级 |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特区 |
盘县坡上草原风景名胜区 | 省级 |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特区 |
南开风景名胜区 | 省级 |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特区 |
风景名胜参考资料来源[39] |
六盘水著名人物
姓名 | 主要成就 | ||||
吴大平 | (1955—1987),革命烈士。 | ||||
唐逊虞 | 生于公元1905年。任远征军郑洞国部上校参谋。 | ||||
彭公武 | (1872—1935),又名文治,号昌庭。任贵州军二团团长。 | ||||
宋选铨 | (1902—1984),号止衡,国民大会代表 | ||||
刘雪苇 | (1912—1998),原名刘茂隆,曾用名孙雪苇、韦辛、魏有生等。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 | ||||
龙德云 | (1905—1956),字腾霄,彝族,任滇桂黔边纵罗盘支队盘县游击团参谋长。 | ||||
张道藩 | (1897—1968),字卫之,曾用名张道隆,三民主义文艺理论家、剧作家。 | ||||
邓汉祥 | (1888—1979)字鸣阶,开明民主人士,曾任国务院秘书长。 | ||||
尹自勇 | (1914—1939),字界基,中国工农红军中任警卫营长。 | ||||
黄竹青 | (1913—1979),大营人。游击活动中曾化名高永。战斗英雄。 | ||||
刘安民 | (1914年—1949),革命烈士。 | ||||
汪克锷 | (1928—1950),江西省人。1949年7月在赣东北参加革命,革命烈士。 | ||||
李兴隆 | (1921—1949),“三·三”暴动烈士。 | ||||
龙腾 | (1917—1950),又名友松,爱国革命战士。 | ||||
牟廷芳 | (1902—1953),曾任冀东绥靖区司令官。 | ||||
桂天相 | 桂天相先生,字云农,祖籍成都,生于六盘水,著名书法家。 | ||||
王显荣 | (1864—1939),著名的教育家。 | ||||
安健 | (1877—1929)字舜卿,彝族,民主革命家。 | ||||
张重山 | (1896年—1945年夏),名连科,字重山,贵州省著名的冶金钢铁实业家、理论家。 | ||||
吴晋卿 | (1899—1951),字有安,号晋卿,著名的教育家、民主人士。 |
著名人物参考资料来源[40]
六盘水获得荣誉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41] | 中国低碳城市 | 全国老工业基地[42] | 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城市 |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43] | 中国十佳开发潜力城市 | 中国健康城市[44] | 美丽中国·十大生态文明城市 |
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 |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 中国红豆杉之乡[45] | 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 |
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 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 | 中国特色休闲城市[46] | 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 |
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 | 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 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 |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47] | 国家卫生城市[48] | 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49] |
获得荣誉参考资料来源[50][51]
2018年12月,全国校足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的函》,六盘水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52]
六盘水交流城市
国外交流 | 城市 | 国内交流 | 城市 | 国内交流 | 城市 | 对口帮扶城市 | |||
奥地利 | 施拉德明 | 广东 | 湛江 | 海南 | 海口 | 大连(辽宁)[53] | |||
匈牙利[54] | 克西昆菲莱哈扎 | 四川 | 乐山 | 广西 | 贵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