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zhū zhōu]毕业证|最好的样本|的最新动态,查看[zhū zhōu]毕业证|最好的样本|毕业证样本的更多信息,搜索并申请适合您的职位,该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株洲公交。别 名
建宁、槠洲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中地区
下辖地区
5区、3县、代管1个县级醴陵市
政府驻地
天元区天台路58号
电话区号
0731
邮政区码
412000
地理位置
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炎帝陵、桃源洞、云阳山、酒埠江、神农城、方特欢乐世界、酃峰
机 场
株洲通用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火车站
株洲站、株洲西站、株洲北站
车牌代码
湘b
高等院校
湖南工业大学
行政代码
430200。。株洲地名由来
株洲古称建宁,后又名槠洲,最早见于南宋人文集。“株”字可能取自株田之“株”。株洲、株田相距数里,五代时株田已较著名。“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两岸为 洲之“洲”。联缀而成地名。一说因地多槠木,且“槠”、“株”同音,故又名“槠洲”。自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株洲后,株洲之名沿用至今。[5]
株洲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株洲地区就有先民生息繁衍,炎陵县鹿原陂安葬着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据考古发现,在株洲县漂沙井黄霞垅磨山有6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溪文化遗址,以及叠在其上的4000多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株洲属楚国之黔中郡。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株洲属黔中郡。
公元前202年,建长沙国,株洲是长沙国领地。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孙权割湘南县以东和醴陵、修县沿湘江东岸地带置建宁县,筑县城于今株洲市庆云山解放街、南湖街沿建宁港两岸,属长沙郡,乃株洲建县之始。
株洲市政区图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建宁县治从槠洲迁驻淦田(今株洲县淦田村,现存有建宁故城)。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建宁县治又复迁槠洲。
公元265~420年,晋代一统中国,建宁县治仍驻槠洲,属古荆州长沙郡。
公元420年~589年,南朝齐时期,建宁县属湘州长沙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废建宁县入湘潭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建宁县,属南云州(州治在今攸县县治)。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除南云洲,取消建宁县。建宁县域划归湘潭、醴陵两县。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株洲厅。“株洲抚民府”位于现芦淞区樟树坪。
民国元年(1912年),清亡,存在近五年的“株洲厅”建制被取消,株洲再度纳入湘潭县管辖。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设湘潭县株洲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湘潭县株洲镇和白关乡、昭阳乡合并为株洲乡。
1949年8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株洲,8月12日成立湘潭县株洲区人民政府。
1951年,由湘潭县析置县级株洲市,属长沙专区。
1953年,改为省辖市,郊区分为郊东区、郊北区。
1955年2月22日,株洲市郊东区、株洲市郊北区合并为株洲市郊区,设立株洲市郊区区公所,辖22个乡。
1956年3月,株洲升格为地级市,由省委直接领导,成为湖南省除省会长沙外第1个地级市。
1958年9月5日,撤销乡级建置,株洲市郊区所辖5个大乡合并组成株洲市郊区公社。
1965年4月30日,析设株洲县,以株洲市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驻渌口镇,株洲县归株洲市。
1966年1月18日,复置郊区。
1970年7月8日,城区设立3市辖区(县级)即东区、南区和北区。
1983年3月1日,株洲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将原湘潭地区攸县、茶陵县、醴陵县、酃县划归株洲市管辖,辖区人口308.12万人。1985年8月15日,醴陵县改为设醴陵市;1994年4月5日,酃县更名为炎陵县。
1997年7月,撤销东区、南区、北区、郊区,调整设立荷塘区、芦淞区、石峰区和天元区。
2009年3月11日,株洲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株洲云龙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为中共株洲市委、株洲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市级行政、经济管理权限。[5]
2018年6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撤销株洲县,设立株洲市渌口区。[6]
株洲局部全景图
株洲行政区划
根据2018年政府官网显示,株洲市辖天元、芦淞、荷塘、石峰、渌口5区,攸县、茶陵县、炎陵县3县,代管县级醴陵市,另设有云龙示范区。市政府驻地天元区。[7]
株洲行政区划简表 | |||
名称 | 面积/平方千米 | 2012年常住人口/万人 | 政府(管委会)驻地 |
天元区 | 327.6 | 28.31 | 株洲大道 |
荷塘区 | 143 | 31.39 | 新华东路 |
芦淞区 | 216.8 | 29.18 | 枫溪大道 |
石峰区 | 60.2 | 25.10 | 响田路 |
云龙示范区 | 105.8 | 4.49 | 云龙大道 |
渌口区 | 1053 | 28.96 | 学堂路 |
市区数据合计 | 1906.4 | 147.43 | / |
醴陵市 | 2157 | 95.80 | 左权路 |
攸县 | 2651 | 69.37 | 望云东路 |
茶陵县 | 2407 | 57.84 | 城关镇 |
炎陵县 | 2013 | 20.22 | 霞阳镇 |
市域数据合计 | 10209 | 361.7 | / |
株洲地理环境
株洲位置境域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东界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永新县及井冈山市,南连本省衡阳、郴州两市,西接湘潭市,北与长沙市毗邻,总面积11262平方公里,介于北纬26°03’05”~28°01’07”,东经112°57’30”~114°07’15”之间。
株洲地形地貌
株洲市境位于罗霄山脉西麓,南岭山脉至江汉平原的倾斜地段上,市域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北中部地形岭谷相间,盆地呈带状展布;东南部均为山地,山峦迭障,地势雄伟。水域637.27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5.66%;平原1843.25平方公里,占16.37%;低岗地1449.86平方公里,占12.87%;高岗地738.74平方公里,占6.56%;丘陵1916.61平方公里,占17.02%;山地4676.47平方公里,占41.52%。山地主要集中于市域东南部,岗地以市域中北部居多,平原沿湘江两岸分布。[8]
株洲气候
株洲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充足,风向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正南风,无霜期在286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6°c至18°c,是名副其实的膏腴之地,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为湖南省有名的粮食高产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长江流域第一个粮食亩产过吨的县(市)就产生在株洲代管的醴陵市。[9]
株洲水文
湘江(3
株洲市域的河流长度5公里以上的341条,30公里以上的19条,100公里以上的7条,均属湘江水系。湘江干流在株洲市域内全长89.6公里,占湘江总长的10.46%。市域内湘江一级支流较大的有洣水、渌水;湘江二级支流长度在100公里以上的有洮水、攸水、澄潭江、铁水等4条。[10]
株洲自然资源
株洲矿产资源
株洲境内物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煤、铁、钨、铅、锌、锡、铀、铜、铌、钽、稀土、萤石、石膏、硅石土、高岭土、石灰石、花岗岩等40余种,为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丰富的农产和矿藏资源,加上气候、土壤、地质、植被所具有的多样性特征,为多层次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10]已发现矿产44种,矿床(点)360处,其中大型矿床3处,中型10处,小型103处。矿产资源赋存具共伴生矿产多、单一矿产少,资源和矿产地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铌、氧化钽、高岭土、铸石用辉绿岩、冶金用石英岩等5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省之首,煤、铁、锡、氧化铌、细晶石、陶瓷土、普通萤石、熔剂用灰岩等8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省2-5位。[11]
2016年,株洲市已发现矿种44种,探明资源储量矿种20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16种,非金属矿产22种,水气矿产1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31个。[3]
株洲植物资源
株洲市域的植物种属古老,种类繁多,群落交错,分布混杂。自然分布和引种栽培的约有106科、296属、884种。其中珍稀乡土树种约有40余种。株洲市共有古树名木3万余株,其中500年以上的国家一级古树245株。株洲市森林覆盖率42.2%,活林蓄积量1179.85万立方米。炎陵县桃源洞有原始森林面积10万多亩。[10]
株洲土地资源
根据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株洲市耕地208995.71公顷(313.49万亩);园地7594.16公顷(11.39万亩);林地686259.47公顷(1029.39万亩);草地27445.15公顷(41.17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1472.72公顷(137.21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0559.4公顷(30.84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9425.89公顷(89.14万亩);其他土地23002.97公顷(34.50万亩)。按三大类分,株洲市农用地962821.95公顷(1444.23万亩),建设用地106962.59公顷(160.44万亩),未利用地54970.93公顷(82.46万亩)。[12]
株洲水资源
洮水水库(10
株洲市境内有洮水水库,总库容达5.25亿吨,多年平均水量达8.36亿吨,多年平均可供城市水量6.64亿吨,水库的水量足以满足株洲城区的用水需求。水库水量充沛,库区植被良好,没有工业污染,水质全年达到了ⅱ类标准。[13]2014年,市内可用水资源量约为102.3亿立方米,年度用水量为23.8亿立方米。[14]全市范围内,有中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14座、小型水库946座。共建成装机500千瓦以上水电站167座,总装机54.7万千瓦。[15]
株洲人口民族
株洲人口
2016年,株洲市年末常住人口401.63万人,比2015年增加1.58万人。按城乡分,城镇人口257.4万人,乡村人口144.23万人;按性别分,男性205.62万人,女性196.0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6‰。年末城镇化率为64.1%。[3]
株洲民族
株洲属散杂居民族地区,有46个少数民族,常住少数民族人口2.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56%,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多元化、繁杂化。[16]
株洲政治
株洲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市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毛腾飞 |
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市长 | 阳卫国 |
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 | 何剑波 |
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 田卫军 |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 赖馨正 |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 杨玉芳 |
市政协主席 | 蔡溪 |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17年7月,参考资料来源[17]
株洲友好城市
国内:湖北省黄冈市、山东省威海市、河北省唐山市、四川省德阳市、重庆市合川区、河南省商丘市
国外:南非-彼得马里茨堡市、挪威-腓特烈斯塔市、韩国-京畿道抱川市、越南-芽庄市、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依市、美国-德拉姆市
株洲经济
株洲综述
株洲(10
2016年,株洲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12.5亿元,比2015年增长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2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363.5亿元,增长6.7%,其中,工业增加值1197.4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951.8亿元,增长10.7%。按年末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681元,增长7.1%。株洲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7.6:57.3:35.1调整为7.8:54.3:37.9,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提升0.2个和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回落3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4%、48.6%和48%。
分区域看,2016年株洲市城区生产总值1190.5亿元,比2015年增长7.4%,占株洲市的比重为47.4%;县域1322亿元,增长8.3%,占比为52.6%。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亿元,增长9.3%;县域110.4亿元,增长5.6%。城区规模工业增加值463.1亿元,增长6.5%;县域641.9亿元,增长8%。城区固定资产投资1302.9亿元,增长13.6%;县域1042.9亿元,增长13.4%。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2.7亿元,增长11.3%;县域435.8亿元,增长12.3%。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比2015年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跌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跌2.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
2016年,株洲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2.8亿元,比2015年增长7.7%,占gdp的比重为12.4%。其中,地方收入218.2亿元,增长14%。株洲市各项税收总收入200亿元,下降1.2%,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3.9%。株洲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7.8亿元,增长12.9%。其中,财政用于民生支出289亿元,增长14.4%;财政八项支出301.5亿元,增长17.8%。
2016年,株洲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28元,比2015年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21321元;经营净收入4866元;财产性收入7261元;转移性收入338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19元,增长8.2%。其中,工资性收入8019元;家庭经营纯收入5573元;财产性收入2745元;转移性收入58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8: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4348元和12746元,其中,食品支出分别为6775元和3877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5%,比2015年下降2.8个百分点。[3]
株洲第一产业
2016年,株洲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7.2亿元,比2015年增长3.5%。其中,农业99.7亿元,增长3.3%;林业18.8亿元,增长4.1%;畜牧业70亿元,增长3.4%;渔业8.7亿元,增长3.4%。株洲市粮食播种面积266.8千公顷,比2015年下降1.3%;棉花种植面积1.4千公顷,增长0.7%;油料种植面积39千公顷,下降1.3%;蔬菜种植面积67千公顷,增长1.5%。全年粮食产量181.6万吨,比2015年减产1.5%;蔬菜产量299.7万吨,增产4.8%;水产品产量9.2万吨,增产1.3%;油料产量6.2万吨,增产1.4%;水果产量21.1万吨,减产0.9%。猪、牛、羊肉总产量32.6万吨,减产3%;禽蛋产量4.8万吨,减产4.1%。
2016年年末,株洲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48.4万千瓦,比2015年增长5.3%。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2.6万处,增长3.6%;水利工程投入资金12.8亿元,增长2.4%;休闲农业经营收入9.6亿元,增长9.1%,农产品加工企业2810家,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36家。[3]
株洲第二产业
2016年,株洲市工业增加值1197.4亿元,比2015年增长6.7%。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1084.9亿元,比2015年增长7.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1和0.2个百分点。在规模工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720.2亿元,增长6.5%。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18.6亿元,增长11.4%;轨道交通装备业、汽车及零部件业、航空装备业等三大动力产业增加值197.5亿元,增长4.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55.1亿元,增长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9.8亿元,增长12.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99.2亿元,增长6.9%;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518.2亿元,增长9.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23.6亿元,增长17.3%;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779.8亿元,增长9%。
2016年,株洲市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155.7亿元,增长4.3%;实现利润166.5亿元,增长14.9%。
2016年,株洲市建筑业增加值167.7亿元,比2015年增长6.4%。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产值620.2亿元,增长12.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38.5万平方米,增长12.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747.4万平方米,增长12.5%。[3]
株洲第三产业
2016年,株洲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345.8亿元,比2015年增长13.5%,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941.8亿元,增长50.1%;非国有投资1404亿元,下降2.5%,其中,民间投资1246.4亿元,下降6.8%。分产业类型看,第一产业投资72亿元,增长27.7%;第二产业投资932.8亿元,下降8%,其中,工业投资923.1亿元,下降8.5%;第三产业投资1341亿元,增长34.5%。分投资方向看,基础设施投资752.1亿元,增长40.9%;民生投资199亿元,增长82.6%;生态投资47.8亿元,增长18.3%;高技术产业投资100.6亿元,增长44.5%;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527.6亿元,增长13.5%。全年施工项目3779个,增长10.7%,其中,本年度新开工项目3346个,增长11.6%。株洲市亿元以上项目443个,比2015年增加286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62个,比2015年增加188个。
2016年,株洲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69.2亿元,比2015年增长19.2%。商品房销售面积746万平方米,增长13.3%。商品房销售额310.8亿元,增长7.8%。年末房屋待售面积151.4万平方米,增长9.2%。
2016年,株洲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8.5亿元,比2015年增长11.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和0.1个百分点。分经营地看,城镇零售额874.2亿元,增长11.6%;乡村零售额64.3亿元,增长14.8%。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832.4亿元,增长11.2%,餐饮消费额106.1亿元,增长16.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818.2亿元,增长11.1%,住宿和餐饮业120.3亿元,增长16.6%。分限额类别看,限额以上343.7亿元,增长11.2%,限额以下594.7亿元,增长13%。
2016年,株洲市全年进出口总额17.6亿美元,比2015年下降29.2%。其中,出口12.3亿美元,下降27.3%;进口5.2亿美元,下降33.4%。分产销地区看,对亚洲出口5.5亿美元,增长0.5%;对欧盟出口2.3亿美元,增长26.6%;对中东出口1.1亿美元,增长181.5%;对北美洲出口3.1亿美元,下降10.4%;对东盟出口2.5亿美元,下降22.4%。分商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7.9亿美元,下降39.2%;家用陶瓷器皿出口2亿美元,增长21.1%。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05个,比2015年增长19.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0.5亿美元,增长11.6%。新批境内省外项目330个,增长7.8%,实际利用内资金额350.3亿元,增长14.9%。
2016年,株洲市各项保费收入66.5亿元,比2015年增长34.2%,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7.8亿元,增长9%;寿险收入42.9亿元,增长48%。各项赔款和给付额20亿元,增长39.3%,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额9.8亿元,增长18.4%;寿险赔付9.2亿元,增长78.6%。
至2016年末,株洲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827.9亿元,比2015年增长17.2%。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529.6亿元,增长13.5%;单位存款余额893.8亿元,下降6.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35.4亿元,增长8.2%。余额存贷比为47.2%。株洲市共有证券公司营业部31家,上市公司11家。企业证券市场融资356.1亿元,证券交易额3541.3亿元,期货公司成交金额693亿元。[3]
魅力株洲(4
株洲社会事业
株洲教育事业
至2016年年末,株洲市有普通高校13所。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毕业生453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26798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12527人,普通高中毕业生17447人,初中学校毕业生35505人,普通小学毕业生37751人,在园幼儿14.7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7%。各类民办学校990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6.9万人。发放高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8146.5万元,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2.7亿元。[3]
高等院校 | ||
湖南工业大学 | ||
职业院校 | ||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湖南工贸技师学院 |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18] | ||
成人高校 | ||
株洲职工大学 | 南方动力机械公司职工工学院 | 株洲广播电视大学 |
著名高中 | ||
株洲市第二中学 | 株洲市南方中学 | 株洲市九方中学 |
株洲市一中 | 株洲市第四中学 | 株洲县第五中学 |
株洲八中 | 株洲市第十三中学 |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 |
醴陵市第一中学 | 醴陵二中 | 醴陵四中 |
攸县第一中学 | 茶陵县第一中学 | 炎陵一中 |
株洲科学技术
2016年,株洲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23.6亿元,增长17.3%,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2.1%。承担国家安排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1项,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5项。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0个。专利申请7595件,其中,发明专利2739件;授权专利3726件,其中,发明专利836件。[3]
株洲交通运输
2016年,株洲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4.5亿元,比2015年增长5.2%。株洲市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188.8亿吨公里,增长6.2%。货物周转量185.5亿吨公里,增长6.7%,其中,公路周转量164.7亿吨公里,增长7.8%,水运周转量20.8亿吨公里,下降1.4%。旅客周转量33.2亿人公里,下降15.4%。年末民用汽车保有辆39.7万辆,增长15.1%。[3]
株洲邮电通信
2016年,株洲市邮政电信业务总量85.3亿元,比2015年增长43.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72.8亿元,增长45.6%;邮政业务总量12.5亿元,增长54.9%。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58万户,增长7.5%,互联网普及率为69.4%,比2015年提升4.9个百分点。[3]
株洲旅游事业
2016年,株洲市旅游总收入393.4亿元,比2015年增长53.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92.3亿元,增长54.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2亿美元,下降39.2%。国内旅游人数4551.5万人次,增长21.7%;境外入境旅游人数5.9万人次,下降40.2%。[3]
株洲体育事业
2016年,株洲市全年共有体育场地4878个,其中,体育馆18座,运动场446个,游泳池37个,各种训练房289个。株洲市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49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40万人。[3]
2019年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一批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株洲在列。[19]
株洲文化事业
2016年,株洲市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178.4亿元,比2015年增长7.6%。艺术表演团体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纪念馆10个,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9万场。广播电台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6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6%,有线电视用户79.2万户。[3]
株洲医疗卫生
2016年,株洲市有卫生机构2940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共18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个。卫生技术人员2.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968人,注册护士10920人。防疫站10个,技术人员396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6个,技术人员110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2.3万张。[3]
株洲社会保障
2016年,株洲市从业人员250.2万人,新增城镇就业5.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8万人,创业培训1.1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7.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61.3万人,参保率为96.7%。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275.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54.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3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6.9万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和农村居民分别有6.2万人和13万人,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4.2亿元,其中,城镇2.4亿元,农村1.8亿元。[3]
株洲其他事业
环境监测与保护
2016年,株洲市全社会用电总量110.7亿千瓦时,增长5.9%,其中,工业用电量64.5亿千瓦时,增长2.8%。万元gdp能源消耗下降5.5%。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76万吨标准煤,增长8.1%,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20.3万吨标准煤,增长12.3%。空气良好天数283天,空气质量优良率77.7%,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35.7%。森林覆盖率62%,全年造林面积1.2万公顷,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2434.3万立方米。自然保护区1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
安全生产
2016年,株洲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34起,比2015年减少152起,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85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34人。株洲市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18起,比2015年减少332起,工矿商贸企业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1人,比2015年增加4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人,比2015年减少1人。[3]
湖南工业大学
株洲交通
株洲航空
株洲北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40公里,经长株高速公路30分钟可以到达。
此外,株洲通用机场位于株洲市东南部10公里处的芦淞区五里墩乡境内。一期工程按运12飞机使用要求进行设计,可以起降最大起飞重量5500公斤以下的各型通用飞机、直升机,飞行区等级为1b,按昼间目视飞行要求建设,跑道长度为800米,宽30米。通用航空机场是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而使用的机场。包括可供飞机和直升机起飞、降落、滑行、停放的场地和有关的地面保障设施。
株洲铁路
火车拖来城-株洲(3
株洲是“十字型”国家级铁路枢纽,和郑州并称“北郑南株”。市域内主要有株洲站(京广线客货运输特等站)、醴陵站(浙赣线客运二等站)、株洲北站(京广线货运、编组特等站)、株洲西站(京广高铁客运站一等站)、醴陵东站(沪昆客运专线)、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站(建设中)。2014年7月1日建成通车的吉衡铁路在株洲南3县设有攸县南站、茶陵南站、炎陵站3个客运火车站[20]
株洲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京广、沪昆2大铁路干线在这里十字交汇,株洲站是中国客货运输特等站之一,平均每3分钟接发列车一次,日接发车达230趟之多,日均客流量1.6万人,2015年株洲火车站总共发送旅客584.9万人。株洲北站是全国最重要的12个路网性编组站之一,同时也为特等站(原双向三级七场),日均办理车16000辆,解编11000辆,株洲为铁路双特等站城市。
湖南“3+5”城市群城际铁路中,株洲也成为其枢纽。株洲北通长沙、岳阳,西至湘潭、娄底,东往醴陵,南达衡阳,四个方向都衔接着重要城市。其中,长株潭城际铁路在株洲设九郎山站、田心东站、大丰站、城铁株洲站、株洲南站5个火车站。2016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株洲市中心坐城际列车到长沙市中心只需要30分钟。[21]
株洲公路
株洲公路四通八达,106国道、320国道、211省道、京港澳高速公路(g4)、长株高速公路(s21)、沪昆高速公路(g60)、泉南高速公路(g72)、衡炎高速公路、岳汝高速及规划中的京港澳高速复线、沪昆高速复线和连接闽南、赣南、湘南的“三南”公路都在境内穿过,全长41.629公里的长株高速公路使得株洲和省会长沙距离更近。
株洲市内有7座大桥横跨湘江。株洲形成”三环七射“的道路格局。有株洲大桥、石峰大桥、株洲湘江三桥(建宁大桥)、株洲湘江四桥(天元大桥)、株洲湘江五桥(芦淞大桥)、株洲湘江六桥(枫溪大桥)、株洲湘江七桥(渌口大桥),2017年03月21日建成通车[22],用于拉通株洲县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的联系。
株洲水运
绕城而过的湘江四季通航。普通船只沿湘江可上溯衡阳、永州,下通长沙、洞庭湖、长江。千吨级船舶能顺湘江、经长江、通上海并达世界各地。株洲港为湖南省八大港之一。
株洲公共汽车
株洲公交
株洲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走在全国节能创新前列,是“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2009年,株洲市启动“电动公交车三年行动计划”,将城区627辆骨干公交线路公交车全部电动化,既节能又环保。2011年7月,城区线路已全部置换电动,株洲成为了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市区线路票价自2011年2月1日起,统一至1元(无论空调车或非空调车、跨线或不跨线)。城郊线路票价大多为2-3元。市区线路和城郊线路共70条左右,涵盖株洲城区及市域周边。此外,长株潭城际公交于2007年开通,促进了长株潭一体化建设。株洲部分公交车于2014年开始向市民提供免费无线网。
株洲地铁
株洲地铁规划(6
根据《株洲市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规划》,株洲未来将建设4条地铁线路。2018年将开始修建4条地铁线路,4条地铁线呈风车放射状,共108.6千米。其中1、2号线为主骨架,3、4号线为远景预留线。1号线起于京广高铁株洲西站、止于华强,全长32.7公里,横向贯通株洲城。2号线起于清水塘、止于渌口镇,全长30.9公里,纵向贯通株洲城。3号线起于白马垄站,止于航空城,全长32.8公里。4号线起于金山新城,止于欧洲大道,全长29.4公里。[23]
株洲公共自行车
株洲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于2011年4月25日开通。是继杭州、广州之后第三个进行运营投入的城市。株洲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为三级,每个一级站点的自行车超过40辆,每个二级站点的自行车在20辆到40辆之间,作为次干网络,每个三级站点的自行车不超过20辆。株洲倡导“随用随骑,骑后速还”的用车理念,鼓励市民选择公交、自行车换乘等方式出行。市民凭借有效身份证件,交纳200元押金后,可实名办理用户卡,3小时内免费,超过3小时按每小时1元计费。
株洲风景名胜
株洲景区景点
名称 | 地址 | 地位 | ||
aaaa级景区 | 炎帝陵景区[24] | 炎陵县城西19公里处鹿原陂 | 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潇湘人文八景 | |
株洲方特欢乐世界[25] | 云龙新区 | 华中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 | ||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 | 炎陵县十都镇[26] | 保存着中国南方地区面积最大的10万亩原始森林,景区内珠帘瀑布区域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13.6万个/cm3,为亚洲第一 | ||
云阳山风景区[27] | 茶陵城关镇十八丘 | 第八代神农炎帝封地 | ||
酒仙湖景区[28] | 攸县酒埠江镇 | 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 ||
神农城[29] | 天元区 | 全球华人炎帝景观中心 | ||
aaa级景区 |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 城关镇前进村三角坪 | ||
李立三同志故居 | 醴陵市立三路7号 | |||
先农坛 | 醴陵市东正街30号 | |||
仙人桥风景区 | 攸县漕泊乡七里村 | |||
大京风景区[30] | 株洲县大京管委会 | |||
芦淞服饰市场群 | 芦淞区芦淞路三交叉巷28号 | 湖南省首个国家级购物旅游景区[31] | ||
红军标语博物馆 | 炎陵县新市街02-4号 | 全国首家红军标语专题博物馆 | ||
新世纪陶瓷艺术馆 | 醴陵市左权南路198号 | |||
其他景点 | 株洲湘江风光带 | 湘江沿岸[32] | 将被打造成“东方莱茵河” | |
株洲市规划展览馆 | 天元区天台路旁[33] | 湖南省首个城市规划展览馆 | ||
湘山公园 | 炎陵县炎陵西路 | 湖南省级森林公园 | ||
洣泉书院 | 炎陵县新市街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酃峰(神农峰) | 炎陵县下村乡 | 湖南省第一高峰,海拔2115.2米 | ||
注:资料来自[34] |
株洲历史遗址
恐龙化石遗址可以见证株洲境域亿万年的沧海桑田;
神农 与 城市风光(7
漂沙井磨山文化遗址、茶陵枣市独岭坳文化遗址、炎陵龙渣瑶族寨址等可以见证株洲至少六千多年的人类活动史;五代马王故城遗址、北宋金州故城遗址、三国建宁古城遗址、南宋茶陵城旧址、容陵侯故城、阴山县故城、攸县故城、三国吴建宁县新城遗址、醴陵古城遗址等古城遗址可以见证醴陵两千多年的城市聚落发展史;醴陵南桥鞭炮作坊遗址、楠竹山窑址、窑下湾砖窑址、沩山窑大遗址,炎陵桃岭窑址、洞下窑址,茶陵中瑶窑址、陵窑背窑址、陵窑塘下窑址,株洲县窑堆子窑址等古窑遗址可以见证株洲古代手工业的繁荣。[35]
株洲红色旅游
株洲是革命老区,革命史迹地众多:如市区的协丰长绸布店、罗哲烈士墓、十九人堆等;炎陵的水口战略决策 、水口连队建党 、中村分田运动、朱毛第一次会面、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洣泉书院,毛泽东指挥酃城战斗旧址——接龙桥、红军标语博物馆等;茶陵县的工农兵政府旧址、中国共产党茶陵县委员会旧址、中共茶陵县委、茶陵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九渡冲战斗遗址、茶陵烈士陵园、红军村和红军墙、红军学校茶陵县立列宁高级小学校旧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肃反的湖口挽澜旧址、茶陵县烈士陵园等;攸县东冲兵工厂、南岸列宁室、攸县烈士公园、六十分烈士墓群,谭震林墓等;醴陵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旧址东富寺、毛泽东革命活动纪念地—先农坛、李立三故居、左权将军纪念碑等。[35]
湘江风光带(2
株洲地标建筑
株洲电视塔,又叫东方神龙塔,高293米,是株洲最高建筑物,钢结构带旅游的多功能综合电视塔。既是广播电视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又成为当地的标志性景观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 |
株洲著名人物
政治军事
谭震林、龙永图、左权、周玉书、谭冬生、李立三、耿飚、宋时轮、杨得志、肖旭初、谭仲麟
刘三吾、程潜、陈明仁、蔡申熙、罗学瓒、罗哲、刘咏尧、何孟雄、张平化、何键、周里、张经武、廖海光、张少松、霍揆章、唐纵、刘鼎汉
文学艺术
杨华方、冯子、欧阳一叶、蔡仪、邓文来、袁昌英、李铎、李立、潘力生,李东阳
科学技术
苏纪兰、李惕碚、胡跃福、唐来仪、郭光荣、杨仁斌、丁国华、肖启明、金庆民、黎澍、汤飞凡
体育娱乐
刘若英(祖籍株洲)、马可、汤灿、王丽达、邹翔、李珍妮、邓莎
教育理论
胡庶华、颜元叔、何炳麟、易鼎新、李传信、陈志武
株洲获得荣誉
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全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 国家老工业基地 | 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 |
国家绿化城市 | 国家卫生城市 |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中国最具魅力旅游城市 | 国家园林城市 | 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 |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
国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 | 国家金融生态城市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 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市 |
科教兴市先进城市 | 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 | 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 | 国家火炬计划传感技术产业化基地 |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 中国十大地级活力城市 | 中国最具魅力旅游城市 |
中国十佳诚信政府 |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土地资源管理杰出奖 |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36] | 2018畅游中国100城[37] |
2018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48名[38] | 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39] | 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 | 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40] |
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41] | 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70[42] | 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