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区|毕业证|照片哪有不错果然好用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大安名之由来,本于旧地名大安庄。
乾隆年间:大安区之所在称为大湾庄。
道光年间:大湾庄因来自中国闽南之漳州汉移民兴建大安圳,而改名为大安庄。
光绪元年(1875年):台北设府,辖二十二街庄,其中之大安庄(包括十二甲、龙安、坡心)、下内埔庄与六张犁庄均在今大安区内。
1920年:台北改市制时,除上述三庄外,包括古亭、东门之一部分,即以后之锦町、福住町、昭和町区亦在今大安区辖内。
1945年:台湾光复后,上述区域合并为区,因大安庄占地广且位于中心,故命名为大安区。辖区10.5694平方公里,辖41里408邻,人口约16万。
1946年:区公所设于新生南路一段148号。
1948年03月:区公所迁至信义路三段157巷11号。
1950年:台湾实施县市地方自治,区长改为民选。
1959年:区长改为官派。
1990年:台北市行政区重划,并入了原古亭区罗斯福路以东区域(古亭町的一半及顶内埔庄),松山区光复南路以西区域(兴雅庄的一小部分),并分割和平东路三段以北区域(六张犁庄的一半)于新成立之信义区,新生南路一段以西区域于中正区。
1997年:区公所迁至新生南路二段86号(大安区行政中心大楼)。[1]
大安区地理位置
大安区面积11.3614平方公里,为台湾省台北市面积第七大区,全区共53个里、1027邻,均为台北市数量最多。
东界:以光复南路、基隆路、和平东路三段与信义区为界。
南界:以福州山、蟾蜍山与文山区为界。
西界:以新生南路、信义路二段、杭州南路、罗斯福路与中正区为界。
北界:以市民大道与中山区、松山区为界。[2]
大安区历任区长
省辖市时期 | |||||
届 | 上任 | 卸任 | 区长 | 备注 | |
第一任 | 1946年2月 | ~ | 1946年10月 | 杨朝枝 | 官派 |
第二任 | 1946年10月 | ~ | 1951年11月 | 廖水星 | 市民间接选举产生 |
第三任 | 1951年11月 | ~ | 1956年11月 | 廖水星 | 市民选举产生 |
第四任 | 1956年11月 | ~ | 1960年08月 | 廖水星 | 市民选举产生 |
第五任 | 1960年08月 | ~ | 1968年01月02日 | 蔡永堃 | 官派、于任内过世 |
直辖市时期 | |||||
第一任 | 1968年01月15日 | ~ | 1973年05月25日 | 刘治汉 | 官派 |
第二任 | 1973年06月01日 | ~ | 1976年07月10日 | 詹学武 | 官派 |
第三任 | 1976年07月11日 | ~ | 1982年 | 王子平 | 官派 |
第四任 | 1982年 | ~ | 1986年 | 梁明学 | 官派 |
第五任 | 1986年 | ~ | 1988年 | 欧文 | 官派 |
第六任 | 1988年 | ~ | 1992年07月31日 | 马兆宗 | 官派、退休卸任 |
第七任 | 1992年08月01日 | ~ | 1996年 | 周世明 | 官派 |
第八任 | 1996年 | ~ | 1999年 | 涂其梅 | 官派 |
第九任 | 1999年03月 | ~ | 2000年07月17日 | 陈光囶 | 官派、退休卸任 |
第十任 | 2000年 | ~ | 2008年6月30日 | 余星华 | 官派 |
第十一任 | 2008年7月1日 | ~ | 2010年2月28日 | 孙清泉 | 官派 |
第十二任 | 2010年3月1日 | ~ | 现任 | 苏素珍 | 官派 |
大安区行政区域
次分区为台北市政府自2000年开始施行的辅助行政划分,本身并非实际行政区。
和平次分区 范围:锦华、古庄、龙坡、福住、龙安、龙泉、永康、光明、锦安、锦泰共十里。 重要地标:邮政总局、台北清真寺、天主教圣家堂、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圣殿、台湾师范大学。
学府次分区 范围:古风、龙门、大学、龙渊、学府共五里。 重要地标:大安森林公园、台湾大学、台湾科技大学、资讯科技展示中心、台大医院公馆院区。
瑞安次分区 范围:仁慈、德安、住安、龙云、龙图、龙阵、新龙、龙生共八里。 重要地标:台北市立图书馆总馆、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
新生次分区 范围:诚安、昌隆、义村、和安、民辉、民照共六里。 重要地标: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建国假日花市。
敦化次分区 范围:华声、正声、车层、建安、建伦、光武、仁爱共七里。 重要地标:sogo商圈、东区地下街。
安和次分区 范围:法治、临江、敦煌、通安、全安、光信、敦安、通化、义安共九里。 重要地标:远企中心办公大楼、临江街观光夜市、文昌家具街、仁爱圆环、财团法人国泰综合医院。
卧龙次分区 范围:群英、卧龙、虎啸、芳和、黎孝、黎元、黎和、群贤共八里。 重要地标:成功国宅、台北教育大学、大安运动中心。[1]
大安区交通
虽有完善快速公路、主要干道,然而大安区仍缺乏一般道路,巷弄大多狭窄弯曲,再加上住宅众多、商办林立,使得大安区道路于上下班时段车流量明显较多,直至台北捷运路线开通才逐渐改善。
大安区捷运
大安区是台湾地区最早拥有捷运的地域,台湾第一条捷运路线—文山线即在本区设立多站,通过本区的新店线、板南线、新庄线也相继通车。未来信义线于2013年12月通车,大安区轨道交通将趋于完备。
台北捷运在大安区设站如下:
█ 棕线-文湖线:忠孝复兴站、大安站、科技大楼站、六张犁站、麟光站
█ 蓝线-板南线:国父纪念馆站、忠孝敦化站、忠孝复兴站、忠孝新生站
█ 橘线-新庄线:忠孝新生站、东门站、古亭站
█ 绿线─新店线:古亭站、台电大楼站、公馆站
█ 红线-信义线:东门站、大安森林公园站、大安站、信义安和站
大安区公路
大安区拥有多条快速公路,除属于高速公路的台北联络线之外,亦有属于市区道路的建国高架道路、基隆路高架桥、市民大道,借由建国高架道路与台北联络线可各自抵达中山高速公路、福尔摩沙高速公路。
市区主要干道在大安区呈棋盘式布局,都具双向四线以上规模。东西向有市民大道、忠孝东路、仁爱路、信义路、和平东路、辛亥路,南北向有罗斯福路、金山南路、新生南路、建国南路、复兴南路、敦化南路、光复南路、基隆路,其中敦化南路、仁爱路与辛亥路部份路段为台北知名林荫大道。
大安区教育与医疗
大安区研究机构
资讯工业策进会
大安区医疗机构
中山医院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
书田诊所
台大医院公馆院区
中心诊所医院
宏恩综合医院
国泰综合医院
大安区教育
大专院校
中国文化大学推广部
政治大学公企中心
台北科技大学
台湾大学
台湾师范大学
淡江大学台北校园
清华大学台北办事处月涵堂
台北教育大学
台湾科技大学
高级职业学校
市立大安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市私立开平餐饮学校
私立东方高级工商职业学校
私立乔治高级工商职业学校
高级中学
私立延平高级中学
私立金瓯女子高级中学
私立复兴实验高级中学
市立和平高级中学
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中小学
大安中学
立人国际中小学
延平高级中学附设中学
市立芳和中学
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中学部
市立龙门中学
市立仁爱中学
市立民族中学
市立和平高级中学附设中学
市立金华中学
市私立复兴实验高级中学附设中学
市立怀生中学
小学
市立大安小学
市立仁爱小学
立人国际中小学
金华小学
台北教育大学附设实验小学
新生小学
铭传小学
古亭小学
公馆小学
幸安小学
建安小学
私立复兴实验高级中学小学部
私立新民小学
龙安小学
和平小学[1]
大安区旅游
大安区名胜
大安森林公园
东区地下街
师大夜市
永康街
建国假日花市
临江街观光夜市
大安区古迹
义芳居古厝:市定古迹,1873年建立。
台北清真寺:市定古迹,1958年建立。
台北清真大寺
殷海光故居:市定古迹,1945年建立。
芳兰大厝:市定古迹,1806年建立。
梁实秋故居:梁实秋于1952-1959年间任英语系主任时居住于此,前院面包树下是梁家著名聚会场所。
台北高等学校校舍(讲堂、行政大楼、文荟厅、普字楼):市定古迹,1929年建立。
台湾大学校门:市定古迹,1931年建立。
台湾大学校舍(旧图书馆、行政大楼、文学院):市定古迹,1928年建立。
台北监狱围墙遗迹:市定古迹,1910年代建立。
台北工业学校红楼(台北科技大学红楼):市定古迹,1918年建立。
紫藤庐:市定古迹,1920年建立。
龙安坡黄宅濂让居:市定古迹,1879年建立。
总督府山林课日式宿舍群[3]。。行政区类别
区
所属地区
台北市
下辖地区
7區53里1,028鄰
政府驻地
龙安里新生南路2段86号8/9楼。地理位置
台北市中心
面 积
11.36平方公里
人 口
313168人(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