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学校所属 > 正文

华蓥溪口毕业证原版|样本|如何找绝对真实

了解|华蓥溪口毕业证原版|样本|如何找绝对真实的最新动态,查看华蓥溪口毕业证原版|样本|如何找绝对真实毕业证样本的更多信息,搜索并申请适合您的职位,该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2]大步伐打造川东工业强镇。[2]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工业,引进投资10亿元年产200万吨川铁水泥;大力发展新型煤炭能源产业,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实现年产煤达50万吨、洗煤40万吨;大力发展对渝汽车、摩托车配套及装备制造业,着力打造汽摩机加配套基地。2012年来,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2.75亿元。。别 名

溪口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地区

中国四川省华蓥市

下辖地区

下辖,2个社区,6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溪口镇文化路

电话区号

0826

邮政区码

638609。人 口

2.5万人

方 言

四川话 华蓥话 溪口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华蓥山宝鼎,仙鹤洞、玛琉岩瀑布、五岔沟峡谷,西山公园,东林寺

机 场

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2小时车程

火车站

庆华火车站。。华蓥溪口概况

四川省华蓥市溪口镇位于川东华蓥山中段西缘宝鼎山下,[2]与重庆合川市渝北区接壤,是四川第一门户,系有“川东门户”“川东明珠”之称也是华蓥市的“南大门”。辖6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6个居民小组)。[1]幅员面积57平方公里,[3]总人口25867人,场镇常住人口1万余人。[1]溪口镇区位优势明显,广溪路、仪北路、省道203在此交汇,襄渝铁路由北至南穿镇而过,在上世纪国家还曾规划了一条南溪铁路(南充至溪口)原本路基已经铺完,后不知因何事而停工,西去庆华火车站(原名华蓥火车站}3公里(三级站),是原南充、广安的重要交通枢纽,系有“川东门户”“川东明珠”之称。随着成渝经济合作的逐步加强,成为伟人故里——广安对渝合作的前沿区域。

华蓥溪口行政区划

溪口镇下辖2个社区6个行政村:宝鼎路社区、溪华路社区、觉庵村·、渔槽村、平桥村、回龙桥村、袁家坝村、顺天寨村[1]

华蓥溪口地理环境

华蓥溪口位置

溪口镇位于四川省东部,30°23′n,106°46′e,[1]华蓥溪口是川东门户第一镇——溪口镇,位于华蓥市南端,东与广安邻水县椿木乡、华蓥乡相连,南与重庆渝北区秦家乡、合川区康佳乡、响水乡、黄土镇相接,西与华蓥市庆华镇相邻;[1]北与华蓥市观音溪镇相邻,距市政府驻地24千米,全镇总面积57平方千米。

华蓥溪口地形地貌

华蓥市溪口镇地处四川盆地川东平行岭谷区的华蓥山中段西缘,渠江东岸,海拔在206.7—1590.8米之间,宝鼎为最高点,最低点在庆华镇中间房村。襄渝铁路沿华蓥山脚纵贯南北,将溪口镇自然分为大致相等的东西两大部分,东西两部分的地形地貌有着明显差异。[4]西部低丘广布,地势偏低,多为丘陵,又以低丘为主,深丘较少,其间散布着一些平坝、台地,多紫色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主要的农耕区。东部山地为主,地势较高。[4]东南部是华蓥山中段的西翼部分,大部分是低山,只在海拔超过1000米的华蓥山背脊一带,出现中山地貌,如二匹山、溪口宝鼎、三百梯等。东部山区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突出,有成片的石林和众多溶洞,如玛琉岩瀑布、溪口的仙鹤洞等。[3][4]

华蓥溪口气候

溪口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木较多,外山人造松林,覆盖面积达50%以上。[5]每年6月至9月最热,最高气温38℃,10月至次年5月多雨,最低气温零下3.5℃,年平均气温20℃左右。[5]年平均降雨量1282毫米,适宜农业生产。[5]但高山和平坝温差较大,物候象征,山顶比山腰以下农作物,要迟一至一个半季节。有“山下打谷,山上才出”的农谚[5]。

华蓥溪口自然资源

华蓥溪口矿产资源

境内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灰石等,煤炭探明储量达5000万吨,可持续开采100年,现已建成锦春、林丰、溪口等煤矿3个,年总产煤约80万吨。[5]石灰石资源储量巨大含钙量在50%以上。[5]故石灰矿石生产的工副业发达,现已建成永益水泥公司、五岔沟水泥公司、溪口水泥公司、华蓥水泥厂、溪口川铁水泥厂等水泥生产企业5个,年产水泥约200万吨。[5]外山村产耐火材料——黄沙;森林密茂,是畜牧业的好场所。丘陵带坝,土质深厚,发展农业大有可为。军工企业闲置厂房利用空间大,现有可利用厂房面积2万平方米,厂房水、电、路设施全面配套,建成长城、燎原工业园区,引进生产耐火材料、蓄电池产品、建材等企业9家,总投资规模达1.7亿元,年产值2.5亿元。

华蓥溪口旅游资源

旅游业迅猛发展。溪口镇境内旅

宝鼎风情

游景点密布,既有宝鼎佛教圣地,又有仙鹤洞、玛琉岩瀑布、五岔沟峡谷等自然景观及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七夕节烧桥蛋等等,此地还是当年华蓥山游击队战斗的遗址,具有红色旅游文化内涵。现已配合华蓥市旅游总体规划,引进深圳洪涛旅游开发公司,对宝鼎大雄宝殿、光明寺等景点景观 进行恢复性建设,可望2008年形成接待能力。玛琉岩瀑布于2012年形成接待能力。

华蓥溪口风景名胜

华蓥溪口风景读解

大手笔打造中国佛教名山。[2]以宝鼎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流传千年,2004年引进业主投资2.1亿元开发宝鼎景区,着力将宝鼎景区塑造为川东佛教文化中心。[2]同时,与境内玛琉岩瀑布景区、仙鹤洞景区正在争创为aaaa级景区,力争早日形成“立足周边、辐射川渝、享誉全国”旅游格局[2]。

华蓥溪口宝鼎风景区

宝鼎海拔1590.8米,耸立在横亘巴渝大地的华蓥山中段,以其悠久的佛教文化闻名天下,是四川两大佛教圣地之一,享有“西朝峨眉,东朝宝鼎”的历史地位,有“一脚踏四县”之说(华蓥、邻水、渝北、合川)。它恰似一座纪念碑,不仅历经了川渝两地的每一个重大历史时刻,还见证了川渝两地共同传承与打造的朝山文化的衰与兴,承载了川渝民众千百年来难以割舍的佛教文化情结[6]。

华蓥溪口宝鼎(3

华蓥溪口仙鹤洞风景区

仙鹤洞位于华蓥市溪口镇六池堡,海拔690米,形成于二千万年前,总长约10公里,现已开发3公里。据传,仙鹤洞的“仙鹤”,是武汉黄鹤楼的黄鹤飞临至此,见此处风光秀丽,洞景壮观,就在该洞长久地住了下来,故名仙鹤洞。 洞中景观奇特,令人眼花缭乱。“出水芙蓉”、“迎客古松”、“小桥流水”、“栖鹤听泉”、“海底朝天”、“高僧打禅”,各种图像栩栩如生,仙鹤洞风景区是全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的宝鼎山脚,占地10000余亩,集山高,岩危、水急、峡险、林深、洞奇于一体属省级森林自然保护区[7]。

仙鹤洞风景区自然景观独特,主要景点有一山五洞二峡谷,即双狮山,仙鹤洞、曹家洞,双狮洞、观音洞、尤家洞、五岔沟峡谷、逍遥峡谷。其中仙鹤洞长约20余公里,有大小支洞40多个洞口面积200o多平方米;五岔沟峡谷长4000余米,有大小瀑布10余处,竹林1000k亩,蔚为壮观,令人神往[7]。

特别是仙鹤大厅,景致更奇,石钟乳景观千姿百态,遍布林立,有的像神仙聚会,有的像智者吹箫,有的似乐师弹琴。过了大厅还有“洗手池”、“擎天柱”、“雅乐廊”、“天籁”、“夕阳红”、“鹊桥会”等奇妙景观,让人目不睱接。洞中最大的厅有500多平方米,最高处69米,支洞近50余个,有300余处,洞中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洞中小河有一种小鱼,人们能看见鱼的内脏,俗称“玻璃鱼”。此洞从1998年开发以来,已对外开放2.8公里。龙宫、迷宫、海底世界、阴河幽径等景观正在开发之中。 现为国家aa级旅游区[7]。

华蓥溪口玛琉岩风景区

玛霖岩景区位于华蓥市溪口镇境内,面积约2.3平方公里,紧邻重庆市合川区康佳乡,距广安42公里、华蓥市区28公里,以三线遗风文化旅游、峡谷飞瀑观光旅游、康体休闲度假旅游为重要内容的集观光、学史、揽胜、休闲和度假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娱乐型、休闲型的川东和重庆地区三线建设展览体验中心和峡谷揽胜、休闲度假旅游区。[8]打造景点50余处,景区旅游服务功能和配套设施打造修葺日益完善,已初步形成接待能力;景区瀑布落差高达168米,峡谷落差200多米,为中国西部最高的瀑布,景区山高坡陡,怪石嶙峋,危崖耸峙,山泉叮咚,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岩石钙化造型奇特,鬼斧神工,令人浮想联翩,倍感“惬意”;溶洞深不可测,钟乳石千姿百态,游击队遗址随处可见,三线建设兵工厂纪念园引人入胜,是人们消夏纳凉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8]。

瀑布(2

华蓥溪口五岔沟峡谷

位于华蓥市溪口镇境内,海拔688米,距广安市城区近50公里,景区2004年由深圳洪涛公司投资建设,先后建成了生态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垃圾处理站、接待设施及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9]建成后的景区将是集山高、岩危、水急、峡险、林深、洞奇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9]。

华蓥溪口公交线路

溪口---华蓥

溪口---重庆三汇

溪口---岳池

溪口---庆华左家坪

溪口---南充

溪口---重庆

华蓥溪口经济发展

华蓥溪口工业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初,溪口镇有多家军工企业、国有大型企业,年工业产值5亿元以上,场镇常住人口4万多人,溪口镇成为当时南充地区和广安地区工业重镇、川东工业明珠。[2]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因国家战略重心转移,军工企业、国有大型企业相继外迁,致使场镇人口锐减至1万人,溪口成为一座“空城”。为实现转型涅磐,再创辉煌,2004年来,该镇坚持“工业强镇、农业特镇、旅游兴镇、环境靓镇”战略,突出转型发展主题,加快了镇域经济跨越发展[2]。

三线建设军工碑(3

[2]大步伐打造川东工业强镇。[2]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工业,引进投资10亿元年产200万吨川铁水泥;大力发展新型煤炭能源产业,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实现年产煤达50万吨、洗煤40万吨;大力发展对渝汽车、摩托车配套及装备制造业,着力打造汽摩机加配套基地。2012年来,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2.75亿元。

华蓥溪口城镇

城镇功能设施完善,溪口镇于95年被列为四川省级试点小城镇,城镇开发成效明显,新建成功能完善、管理有序、人气活跃商业街7条,镇内共有可供开发的存量土地150亩,场镇功能完善,建日供水5000立方米自来水厂1个,液化气充装站1个,居民约50%使用天然气。电力丰富,110kv桐子梁变电站位于溪口镇回龙桥村。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镇内教学、医疗、文化娱乐设施齐全,卫生院住院部扩建工程竣工,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文化建设被省命名为“文化先进镇”,现有溪口中学,溪口初级中学,溪口小学,广能第五中学等,广播、有线电视覆盖全镇。平安建设深入推进,全镇社会治安良好,风清气正,政通人和。

华蓥溪口历史沿革

华蓥溪口历史

溪口镇的发展,是和当时社会政治脉搏相通的。在明末清初,它和四川其它各地一样,有过衰落时期。统治阶级明王朝和清王朝,对农民起义军张献忠进行残酷镇压,以致人口锐减,地广人稀。清政府不得不采取从外省移民入川的政策。清康熙、乾隆年间(公元1662年至1795年)大量从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江西移民入川。当地居民中,祖籍多是“湖广煤填四川”时迁入。[5]镇上的禹王宫(现为镇小学)是湖广人建。华蓥煤矿内还有江西会馆遗址。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是这里的兴旺时期。《华银山志》载,清高宗乾隆十六年于大溪口置顺庆府通判署(遗址在华蓥煤矿内),清宣宗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省并。[5]又载:大溪口场市在今溪口场西街口,旧在东林寺侧,河西对岸,街地遗址尚存。乾隆年间,移场市入今地。大溪口有寺庙35座,可证其兴旺概貌[5]。

1950年置溪口乡[1]。

1958年改公社[1]。

1983年建镇,11月28日,设置溪口镇[5]。

1984年 9月,撤销溪口乡,并入溪口镇[5]。

1978年以前,溪口镇仅是一个小集市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条街,230户人家,2130多人。从1978年到1993年,溪口镇的发展、建设,走过了一条曲折艰辛的道路[5]。

由于1958年生产大跃进,华蓥山13万亩森林(约56万立方米木材),被砍伐殆尽。到1962年溪口炼铁厂停办,煤窑关闭。在农业上,由于受“浮夸风”及单一抓粮食的“左”的错误思想影响,未能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农业粮食亩产长期徘徊在300斤左右,致富无门,仍过着用钱靠贷款,吃粮食返销的苦日子。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5]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达到800多斤。人民的温饱得到了根本解决。在“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鼓舞下,溪口农工林牧副渔,很快得到发展。以集镇为依托的乡镇企业,在国营骨干企业的带动下,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遍布镇区。

[5]1993年建区后,溪口镇的发展建设突飞猛进,新兴工业、旅游业,特色农业以及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5]。

华蓥溪口溪口历史大事记

1978年

[10]11月10日,华蓥工农示范区成立,溪口隶属华蓥工农示范区。华蓥煤矿特殊教育开始筹办。

1979年

[10]2月16至19日,工农区委在溪口公社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共519人参加,传达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传达了中央关于对越自卫还击的通知,与会人员表示坚决拥护。

[10]5月,溪口公社贯彻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的决定,除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以外,凡多年遵守政府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富、反、坏分子,经群众评论,公社革委审定,报经区革委批准,一律摘帽,给予社员待遇。

[10]8月,溪口建筑公司成立。溪口供销经理部成立。

[10]10月10日,溪口公社八大队党支部书记韩云秀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及物质奖励。

[10]1980年

[10]3月,溪口公社及各大队、生产队、恢复贫协组织。

[10]10月25日,溪口地区选民,投票选举区代表和乡代表。

[10]11月,溪口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了公社管理委员会。撤销了公社革命委员会。

[10]1981年

[10]3月,“华云工农区溪口中学”改为“四川省华蓥溪口中学”。

[10]11月,溪口电影放映队成立。溪口五岔沟联办水泥厂建立。

[10]1982年

[10]1月,溪口三大队,办起两个业余高小班,103人入学,这是全区农村第一次开办的业余高小班。

[10]10月,区人大常委、区人民政府与红岩煤矿、遂宁煤矿、川煤12处、华蓥煤矿、长城厂、燎原厂协商,筹资5.1万元,治理华蓥河溪口段。

[10]12月25日,玉荷沟大队二队社员李昌明,在区农业会议上,介绍发展山区副业,成为“万元户”的经验。

[10]1983年

溪口开展社会集资,改善办学条件,共集资22.3万元。

9月,溪口公社余万珍,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受到全国妇联的表彰和奖励。溪口工商行政管理所成立

11月28日,设置溪口镇,析溪口乡的溪口场,及场周围的部分生产队属之。

[10]1984年

5月,驻区的省人大代表组成视察小组,对溪口耐火材料厂等厂、矿,进行实地视察。

6月,区政协文工卫组与区卫生局组织人员,对溪口水泥厂的50名独生子女,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并存了健康档案。

9月1日,华蓥市农业银行溪口营业所成立。

溪口建立乡镇企业管理委员会。

9月,溪口财政所成立。

撤销溪口乡,并入溪口镇。

136钻井队在溪口阎王沟发现古生物化石。

[10]1985年

5月13日,大暴雨,河水净长4.5米,最大流量222立方米/秒。红岩煤矿朝天石大滑坡下滑七万余方泥石,堵截井口排水道,冲垮栏洪坝,使十万余方矿渣被冲下山来,毁没农田,冲掩河堤、房屋、机械等设备;燎原厂两个车间被淹;粮食损失十七万余斤。农业、工业共损失1000万元。

5月27—28日,市人民政府在溪口召开全市防洪抗灾现场会。

[10]1986年

3月21日,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溪口河道整治领导小组,开始对溪口河道整治工作。

3月,溪口文化站成立。

溪口建立交通管理站。

7月2日,大雨,山洪暴发,冲毁公路、桥梁、农田、房屋,燎原厂3个车间被淹,损失共达1500万元。四川省蒋明宽副省长,赶到灾区,视察灾情,慰问灾区人民。市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组织溪口镇人民全力抗灾。

[10]1987年

1月,投资200万元改建武胜水泥厂至华蓥煤矿段泥泞公路,全长500米。

2月,投资4万余元,修建玉荷汉村石埂河堤128米。

9月,1至4日,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到溪口,与溪口地区厂矿的代表,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一起召开联系会,就蔬菜、猪肉、粮油等问题进行对话,听取各厂代表的意见,当场拍板,为厂矿职工排忧解难。

[10]1988年

1月,投资14万余元,新建溪口镇职工家庭宿舍1210平方米。

10月,溪口镇党委、政府及本地区各厂矿积极筹资,筹备庆祝华蓥市建制十周年。

[10]1989年

3月,投资13万元,改建镇机关食堂,兴建镇党校、修缮围墙400余米,水泥院坝800平方米。

7月10日,暴雨。13时40分析,溪口马鞍坪村,突发性滑坡,170多万立方米泥石流从1050米高的马鞍山上倾泻而下,2个社的62户社员和溪口水泥厂车队,川煤十二处部分住房屋,溪口粮站等单位被冲埋,死亡262人。

7月12日,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成员,地矿部副部长张宏仁,率领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工作组,赶到华蓥市。13日在副省长谢世杰、南充地委书记康咸熙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冒雨到溪口马鞍坪泥石流现场,视察灾情,慰问灾民,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研究抗灾对策。

7月23日,以国家防汛指挥部副主任陈德坤、物资部司长费怀安、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甄玉巨、邮电部处长赵继祥组成的中央慰问团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副省长刘昌杰、重庆市委心肖秧及省人民政府有关厅局的负责同志,在地委书记康咸熙、行署专员冯希尧的陪同下,视察了溪口马鞍坪泥石流现场。向死难者哀悼,向灾民表示慰问。并在市委机关作了重要指示。

7至8月,中共华蓥市委、市人民政府,中共溪口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组织全镇人民抗灾自救,恢复了生产,并取得了较大成绩,生产秩序井然,人民生活安全并较富裕。

12月,溪口镇部署市、镇两级代表的选举工作。

[10]1990年

1月6日,中共中央委员、省委常务副书记顾金池来华蓥视察工作,并到溪口镇视察。

1月,集资6.94万元为全镇在“7.10”灾害中的灾民修住房88间,占地面积2280平方米。并解决了灾民的“三通”(水通、电通、路通)问题。随即投资1.1万元重新修建牧场一个,面积达200平方米,养羊105只。

2月,分别在3村、4村、5村、6村、7村、8村,建立村级广播站。

2月,召开溪口镇第四届人民代表会,选举孙运峰为人大主席团主席,选举黄生富为镇人民政府镇长。蒋联文、吴波、王志虎为副镇长。

3月,投资5万元,整修8村河堤200多米,保护耕地100余亩。并在全镇范围内,整治山坪塘15口,一律用石条砌成。月末,分别在1村和4村培植约15000株的密桃、广柑、大红李果园。

5月,成立溪口镇计划生育协会。

6月,集资13万元,成立溪口镇合作基金会。同月,投资30万元,改建小学校家属宿舍800平方米,并对各小学校的危房进行彻底修缮,还为各小学校配置了实验仪器。

7月,投资10万元新修农贸市场,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同月,投资50万元,改建庆华火车站长300米的水泥公路面,是年建成。

12月,成立溪口镇红十字协会。

[10]1991年

1月,投资93.79元,兴建财政所400平方米,建厕所54平方米。

是月,修筑1村4社、5社、1社围山沟1500米,镇上补助资金7万元。

3月,投资8万余元,恢复一度中断生产的渔场,面积103亩,水域面积约168亩。

是月,在6村发展果园一个,占地面积50亩,果树3000株,在11村发展4000株的密桃园一个,占地面积80亩。

10月,投资2.3万余元,改造2村、3村、4村、5村、6村和7村的广播站杆线。

是月,镇党委、政府决定出版《溪口镇志》。

12月,溪口镇获得省颁发的“森林绿化达标先进单位”称号。

12月,经省上验收,扫盲工作成绩合格,小学危房改造验收合格,实验仪器化教学合格。

12月。溪口镇获状南充地委、行署、南充军分区颁发的“拥军爱国模范镇”。

[10]1992年

3月至7月完成农村社教工作。

7月24日,镇办企业五岔沟水泥厂技改工程破土动工,预算总投资1600万元。

9月,撤乡建镇,由过去乡级镇为区级镇。

[10]1993年

1月,换届选举,召开溪口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了陈尧善为人大席团主席,黄生富为镇长,王军、王东、徐天雄、李志荣、柏松万为副镇长的政府领导班子。

8月24日—26日,溪口镇党委、政府主办了华蓥山首届宝鼎庙会。各方旅客及参会者达10万人能上能下。在此之前,溪口辖区各厂矿单位踊跃捐资,捐资总额达3.5万元。

12月26日,五岔沟水泥厂技改,冶炼实业公司举行竣工剪彩仪式,广安地委敬中春书记、行署专员罗松柏亲自剪彩。

[10]1994年

5月4日,宝鼎光明寺普贤殿开工奠基修建。

[10]1995年

1月,溪口镇被省政府列为了小城镇试点镇,5月,溪口镇拉开小城镇建设序幕。

12月,溪口镇第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李祖富为人大主席,唐瑞斌为镇长。

[10]1996年

1月22日,溪口镇就业服务管理站成立行使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

3月,溪口镇街道企业管理委员会撤销,共职权由居委会行使,受溪口镇企管办业务指导。

4月12日,中共溪口镇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吴波同志任书记,唐瑞斌、蒋中华、杨先房任副书记,刘明忠、蒋海峰、孙运峰、青光政、滕明光任委员(共9人)。

5月4日,宝鼎光明寺普贤殿开工奠基修建。

9月,溪口镇觉庵村小学竣工投入使用。

[10]1998年

4月2日,溪口电力管理站成立,负责溪口、庆华供电区域的管理工作。

5月15日,华蓥山宝鼎光明寺管理组成立,负责光明寺的佛事活动、集资、物资保管、安全、保卫等管理工作。

5月,溪口镇卫生办公室、溪口镇防保站成立。

[10]1999年

3月,溪口镇成立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领导小组,清理整顿工作开始。

3月14日,溪口街道支部委员成立,隶属于中共华蓥市溪口镇委员会。

4月,溪口110kv变电站动工修建。

11月,华蓥市溪口镇园林环卫管理所成立,专门负责小城镇规划区内的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设施管理。

[10]2000年

5月,溪口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称号。

6月29日,溪口镇街道居民委员会成立。

12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10]2001年

11月22日,中共溪口镇委员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李寿喜为党委书记,李良平、杨天斌、王成明为副书记,王清华、郭中举、唐治平委员。

12月,岳池红岩煤矿实行改制,由更名为林丰煤业有限公司。

[10]2002年

4月,殡改工作开始。

4月,溪口镇实行税费改革,不在向农户收取三提八统等农民负担,只征收农业税和义务工、积累工代金。

4月2日,溪口电力管理站成立,负责溪口、庆华供电区域的管理。

5月,华蓥市五岔沟水泥厂实行改制,由集体所有制向股份制合作企业转换。

5月15日,华蓥山宝鼎光明寺管理组成立。负责光明寺的佛事活动,集资、物资保管、安全保卫等管理工作。

5月,溪口镇卫生办公室、溪口镇防保站成立。

6月,溪口镇东林小区划入溪口镇街道居委会,更名为溪口镇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

8月,遂宁市溪口煤矿实施改制。更名为华蓥市溪口煤业有限公司。

[10]2003年

3月,全国部分地区暴发非典疫情,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人民抗击非典并取得实效。

4月3日,溪口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成立。

4月15日,华蓥市溪口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实施改制。

[10]2004年

2月,全国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暴发,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开展防疫工作。

4月27日,溪口“双进双助”工作队办公室成立。

4月28日,中共溪口镇街道社区总支部委员会成立。

5月,广安格林电池有限公司入住溪口。

8月,全长2.9公里的仙鹤洞旅游公路全部硬化通车。

9月,引进深圳市洪涛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1亿元全面打造宝鼎旅游风景名胜区。

9月16日,调整村组规模展开实施,调整后,溪口镇由原来的11个行政村调整为6个村,原马鞍坪、芭茅垭、觉庵村合并为觉庵村民委员会,玉荷沟、平桥村合并为平桥村委员会,单龙桥村、顺天寨村合并为顺天寨村,六池堡村与渔槽村合并为渔槽村民委员会,回龙桥村、袁家坝村、溪口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保留。

12月31日,溪口镇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选举杨天斌同志为镇长。

[10]2005年

3月,实施农村医疗求助制度,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成员实行医疗救助。

7月5日,举行宝鼎景区奠基仪式。

7月,溪口镇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

10月,溪口镇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更名为溪口镇宝鼎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9月,襄渝铁路二线建设溪口段动工建设。

[10]2006年

4月10日,溪口镇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7月10日,在溪口镇马鞍坪村举行地质灾害避险演习。

9月18日,中共溪口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会议选举邹可兵为镇党委书记,孙健、黄鹏飞党委副书记,任国栋、贺绍斌为委员。

10月25日,溪口镇外出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成立。黄鹏飞同志当选第一届主席。

12月,溪口中学搬迁至华蓥市,更名为华蓥一中。

[10]2007年

5月7日,溪口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造成3人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

7月17—18日,溪口镇遭遇百年罕见洪灾,造成至少2500亩农田受灾,800亩绝收。

8月,溪口镇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

[10]2008年

3月12日,溪口镇召开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选举周其彦同志为镇长,刘建明、符云容为副镇长。

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镇域内震感强烈,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抗震救灾和支援重灾区工作。

6月19日,溪口镇机关迁至原华蓥煤矿办公大楼。

华蓥溪口发展规划

华蓥溪口战略

[2]大开放打造对渝合作桥头堡。[2]抢抓重庆“退二进三”战略机遇,充分利用闲置国有土地、闲置厂房资源,加快推进溪口对渝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即将建成工业园3平方公里,实现对渝产业对接合作,重庆新动力机械等8户企业即将入驻。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