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学校所属 > 正文

南安|毕业证|照片哪有不错果然好用

|南安|毕业证|照片哪有不错果然好用毕业证样本{模板}图片、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别 名

布农语:namuan、lamungan

地理位置。。南安(布农语:namuan、lamungan),台湾地名,位于花莲县卓溪乡卓清村,是布农族峦社群为主的部落。其族人进出全仰赖台30线联系玉里,再转接台9线可达花莲、台东等地,又或沿台30线向东行,可直达花东海岸线。当地设有南安游客中心,位于台30线6公里处,距离玉里仅10公里车程,是玉山国家公园东部园区的门户。在南安附近有鹿鸣桥、南安瀑布等景点,继续沿台30线向西行,最终可达瓦拉 米步道口,由此入则沿八通关古道可达南投东埔。

南安历史

根据《山地乡之旅》的记载,约莫于1850年代,原居住在秀姑峦溪上游的喀西帕南社,有一户18人全迁往下游定居,选择于此建立部落,命名为“那么刚”,其意为赭土,后又译称“那母安”。日本撤离台湾后,国民政府将其改名,缩称为“南安”。南安在布农语另有译称“那母湾”,意取部落位居盆地内,深受群山环绕,故而得名。日人为治理之便,不仅开辟八通关越岭道,在沿线各设监视区及驻在所,并强制将山区各社的布农族人全迁移下山安置居住,并受到日人的政策安置,使晚来迁居的郡社群必须与原居于 南安的峦社群一起居住,形成两族群混居的新部落。自此开始,南安便成为秀姑峦溪最上游的部落。

国民政府来台后,为改善山区原住民的生活而颁布《山地施政要点》,并陆续颁定《山地人民生活改进运动办法》、《奖励山地实行定耕农业办法》、《奖励山地育苗及造林实施办法》等政策,于1950年至1971年间,以辅导山区原住民移住,其中南安则于1957年自清水对面山林迁来,共计123户642人移住。1977年9月,政府提出新中部横贯公路计划,规划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玉里玉山线等三条路线,此举引发国家公园的设立讨论。1981年8月,玉里玉山线动工兴建。1985 年4月,因内政部营建署的支持下,促成玉山国家公园的设立。1986年4月,因为环境影响评估的结果,认为对生态保育与自然面貌的维护有不良影响,使行政院宣布放弃兴建计划,并依施工现状给予停工。当时,玉山玉山线自玉里向西辟建,位置约在大心便中止,全线计长14.6公里。1991年1月1日,玉里玉山线通车启用,尤以卓乐大桥横跨拉库拉库溪的兴建,改善了南安长久以来的交通问题。

1990年,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出版一份规划研究报告,为提升游憩品质与生态平衡做出合理的规划与适切的管理,故规划东起卓麓,西迄可可尔博山,范围8,042公顷的研究区设置南安森林游乐区。1992年4月12日,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在南安设立游客中心,并举行启用典礼。2009年5月,原住民族电视台为制作《寻找祖灵地》节目,邀请南安部落青年liav、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学者lumaf和他的父亲一同前往八通关古道沿线,调查布农族旧社遗址与旧地名,从中得知许多族人都因为日据时期被日人移居现今的花莲南安、清水、卓乐……等地。2012年4月,花莲县部落大学在南安开设课程,与卓乐国小毕业学生一同参与寻根活动,由文史工作者何成忠、玉山国家公园解说员率领下,从传统地名ma-aivul的南安出发,探访布农族旧社遗址及了解祖先的生活环境。

南安地理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